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B )。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A )提出的。 A.劳伦兹 B.皮亚杰
C.艾里克森 D.柯尔伯格
A.迟钝 B.敏锐 C.正常 ( D )。 1 .知觉的特性不包括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C )。
AB.选择性
恒
常
性
.
整
体
性
C.A.思维 B.感觉 C.知觉。 .间接性 DD.想象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 A )。
2.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 B )。
A
.
日
间
嗜
睡
B.白日梦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 CD.侧抑制
4. 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D )特点。
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5. 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D )。 A.登门槛放应 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 D.示范法 6. 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A )。
A.构造心理学 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A )。
A.詹姆薪—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 D.腾斯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B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 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 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A ) 特征的表现。
第 1 页 共 14 页
突发性睡眠
D.睡眠窒息
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B )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4.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 B )的限制。
A
.
对
问
题
的
认
知
方
式
B.功能固着
C
.
知
识
经
验
D.思维定势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B )的影响所致。
AB.心境
CD.应激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是( A )。
.
热
情
.
激
情
AB.明适应
.感觉适应 限
3.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 ABCD )。
C.暗适应
A.邻近原则 B.连续性
D.感觉调整 原则
C.闭合原则 D.同域性7.下面关于生理性动机说法错误的是( C )。
原则
A.生理性动机除了受生理因素影响,还受心
4.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理因素影响。 ( ABD )。
A.短时记忆的保存容量为7±2个项目 B.母性动机也是一种生理性动机。
B.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C.古代被阉割的太监,体内基本没有性激素,
C.机械性复述无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
所以就不再有性动机。 持
D.人们的知识经验会对组块产生影响 D.厌食症患者强迫自己减少进食或者不进食。
5.“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 B )。
8.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
体现了表象的( D )特点。
象
A.直观性 C .无意想象 D.幻想
6.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CD )。 B.稳定性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
C.概括性
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D.可操作性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9.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 A )。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
A.认知风格
作,如心理旋转等
B.认知类型 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一种线C.认知过程 . B.性关系
D.认知活动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
10.以婴儿理解客体恒常性为重要特征的认知发展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阶段是( C )。
( AD )。
A.前运算阶段
A.尼科尔斯 B.平崔克
B.具体运算阶段 C.班杜拉 D.德韦克
C.感觉运算阶段 9 .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 A )。
A.12岁之前 B.12—18D.开式运算阶段
岁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C.24岁以后 D.36岁以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后 铁钦纳 10.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BD )。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 A.从众 B.合作 与苛勒 C.竞争 D.捐赠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 )。
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
A.感觉 B.知觉
展的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A )。 C.感受性 D.感觉阈
第 2 页 共 14 页
A.调查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B )。 A.冯特 B.铁钦纳
C.华生 D.苛勒 3.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B )。
A.思维 B.知觉 C.感觉 D.错觉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ABCD )。 A.新颖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精致性
5.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期是( C )。
A.0—1.5岁 B.1—3岁
C.1.5—5岁 D.3—5岁
6.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词汇的理解( ABCD )。
A.词频 B.词长 C.语义 D.语境 7.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 ( C )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巴德 D.詹姆斯
8.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 A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BC )。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0.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属于( C )。
A.急性应激障碍 B.应激后障碍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1.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C )。 A
.
华
生
与
斯
金
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
.
詹
姆
斯
与
杜
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心理学的主要功能( ACD )。
A
.
描
述
和
测
量
B.调节与预防 C
.
解
释
和
说
明
D.预测与控制
3.( A )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A
.
注
意
的
稳
定
性
B.注意的分心
C
.
注
意
的
分
配
D.注意的转移
4. 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记忆属于( C )。
A
B.外显记忆
C
D.情境记忆
5. 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 ( AC )。
A
.
无
意
义
音
.
程
序
性
记
.
陈
述
性
记
忆
忆
节
第 3 页 共 14 页
B.组块
C
D.默读
.
节
省
D.苛勒
2.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法 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称为( C )。
A
.
注
意
的
稳
定
性
6.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D )。
B.注意的分心
C
.
注
意
的
转
移
D.注意的分配 A.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3.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B.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为( B )。 C.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7.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这个观点是 ( B )提出的。
A
B.阿诺德
C
D.詹姆斯
8.情绪的成分是( ABD )。
A
B.外部表现
C
D.生理唤醒
.
神
经
结
.
主
观
体
.
坎
.
拉
扎
勒
A
B.诱发运动
C
.
自
主
运
动
.
动
景
运
动
D.真实运动 斯 4. ( ABD )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农 B.相对大小
C
.
条
透
视
辐合
D.遮挡 验 5. 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 ( B )。 A.构 B.音位
C
D.单词
.
短
语
9.系统地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B )。
A
B.韦纳
C
D.华生
.
赫
.
海
语素
6. 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德 ( ACD )。 A.巴尔 B.乔姆斯基
C
.
班
甫
洛
夫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D )。
A
B.奥尔波特
C
D.罗杰斯
.
马
斯
.
弗
洛
依
杜拉
D.斯金纳 德 7.“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是( D ) 的观点。 洛 A.拉
B.阿诺德
兰
格
扎勒斯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BCD )。 A
B.魏特墨 C
..
佛
考
洛
依夫
C.
德
D.詹姆斯
第 4 页 共 14 页
卡 8 .独立、果断、勇敢、坚韧等属于性格的( B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