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4:48: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盐,可以 (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22.(2分)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3.(2分)如图所示,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请在方框中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

24.(3分)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下面的问题: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5.(7分)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kg的酱油?(ρ1.1×103kg/m3)

26.(6分)在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中,有按照与真人1:1比例制成的篮球明星姚明的蜡像,如图所示,这是目前该馆内“最高大”的蜡像。已知姚明身高229cm,质量约为140kg,其蜡像的平均密度为0.9×103kg/m3,人体的平均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g取10N/kg,则姚明蜡像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矿泉水

=1.0×103kg/m3,ρ

酱油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解答】解:由图片知,这一天太原市的温度为﹣8~6℃,表示最低气温是﹣8℃,比0℃低8℃,读作“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最高温度是6℃,比0℃高6℃,读作“6摄氏度”。 故选:D。

2.【解答】解:由图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3m左右。 故选:B。

3.【解答】解: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正确; 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错误;

C、物体不振动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故C错误; D、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冒,是为了控制液体表面积和上方空气的流动,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故A不合题意。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使液体的表面积减小,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故B不合题意;

C、种植蔬菜时,蔬菜表面覆盖透明塑料薄膜,控制了空气的流动,属于减慢蒸发的措施,故C不合题意; D、湿衣服展开后蒸发面积增大,向阳处温度较高,通风处空气流动快,属于加快蒸发的有效措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解:A、一叶障目,指的是一个树叶遮住了人的眼睛,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不符合题意;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指的是影子和人不分离,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不符合题意。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说即使没有看到他,只听他的声音也可以辨别出来,依据就是不同的人音色不同,与光现象无关,符合题意;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D图。 故选:D。 7.【解答】解:

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

ACD、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CD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图中标志牌中的数据后面的单位是t,t是质量的单位,10t表示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能超过10t。 故选:C。 9.【解答】解: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故选:D。 10.【解答】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1.【解答】解:

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该点为此凸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0cm﹣20.0cm=10.0cm,故A错误;

B、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则像距应减小,此时光屏应向凸透镜靠近才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故B错误;

C、图乙中,物距u=15cm,像距v=30cm,像距大于物距,则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解答】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探究实验题(共30分)

13.【解答】解:(1)采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如下:

(2)当空气温度每升高10℃,声音的速度升高6m/s,因此当空气温度每升高5℃,声音的速度升高3m/s。现在空气的温度为10℃,声音的速度为336m/s。所以当空气的温度为15℃,声音的速度变为339m/s。 故答案为:339。

14.【解答】解:(1)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取出温度计。 所以正确顺序是:BAFCDE;

(2)由图知:在甲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数字向下增大,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在乙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数字向上增大,说明温度高于0℃,为58℃。

故答案为:(1)BAFCDE;(2)﹣22;58。 15.【解答】解:

(1)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此时手指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若看远处的物体,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两次实验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所以可以看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3)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丙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应将蜡烛向上运动;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近,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越大,因此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放大;缩小;(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3)上;(4)大;远。

16.【解答】解:(1)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xv34bj039pugm7qnnb9acj39qq6000egk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