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财政
1. 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幅度提高税率。( )
(2014·新课标全国Ⅰ,16A)
提示 ×。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国家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属于货币政策。( ) (2014·浙江高考,26B)
提示 ×。国家对光伏产业实行补贴,是通过国家财政实现的,属于财政政策。
3.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2013·新课标全国Ⅱ,12D)
提示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
4.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 (2015·福建高考,32①)
提示 ×。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可能会出现财政赤字。
5.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
9
(2015·福建高考,32②)
提示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但不是基础性作用。 九、税收
1.上调烟草消费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 (2015·江苏高考,8②)
提示 ×。上调烟草消费税不会调节个人收入,但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2. 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的税收起征点,直接效果是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
(2012·浙江高考,25D)
提示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直接有利于增加人们的实际收入。而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直接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
3.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 )
(2012·海南高考,5B)
提示 ×。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4.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问题。( )
10
(2012·山东高考,17③)
提示 ×。应该提高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来解决小微企业的三难问题。
5.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 (2013·重庆高考,3A)
提示 ×。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餐饮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 (2015·全国Ⅰ,13③)
提示 ×。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并不意味着“降低商品价格”。
2.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等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 (2015·全国Ⅰ,14①)
提示 ×。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是企业采取的措施,不是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3.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 (2014·新课标全国Ⅱ,14B)
提示 ×。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属
11
于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
4.为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 ) (2014·江苏高考,8③)
提示 ×。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而非微观干预。 5.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 (2014·山东高考,24A)
提示 ×。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十一、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 (2014·安徽高考,2④)
提示 ×。科学发展要求又好又快,好字当先。 2.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 (2014·安徽高考,2②)
提示 ×。“扩大城市规模”说法绝对,像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是限制规模的。
3.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