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
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校外教育中的( )
A、体育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科技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文学艺术活动包括成立美术、书法、摄影等文艺小组。
2.打破学科界限,取消教科书,学习以单元划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偶发的兴趣来制定学习单元,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从实际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从而开展实际活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设计教学法 C、特朗普制 D、道尔顿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它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兴趣,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3.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
4.( )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至此,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和成熟起来。 5.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
6.我国目前主要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责任的主体是( )。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包括以下阶段: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8.“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9.歌德痛苦时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这属于防御机制中的( )
A、压抑 B、置换 C、升华 D、投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升华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
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10.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 )。
A、情绪状态 B、意志状态 C、记忆状态 D、思维状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做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11.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
12.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
A、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 C、回归生活世界 D、素材处理策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 13.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的。这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 )特点。
A、普遍性 B、计划性 C、强制性 D、基础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具有普遍性,它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教学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14.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的不足之处在于( )
A、不利于教师树立权威
B、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多个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讲授法的缺点是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15.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收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这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
A、伦理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略。
16.老师采取画小星星、贴笑脸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