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玩具》名师教案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二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阐述中明确指出美术课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在“基本理念”中进一步阐述:要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优秀美术的热爱。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中还明确指出了这一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文化性,并将文化学习与审美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在注重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美化生活的愿望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内容设计选择了中国民间泥玩具。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都为玩具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源泉。本课就我国以从古至今的各种泥玩具到各地不同的泥玩具欣赏为基础,让学生通过探究造型及色彩的美感,初步尝试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的泥玩具作品,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了解各地丰富多彩的泥玩具题材和千变万化的造型,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民间泥玩具的文化和造型特色,并通过欣赏、感受、创作等过程,充分感受创作的乐趣。
8/8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泥玩具,尤其对陕西凤翔泥塑更是了解,但对其他地方泥玩具并没有深入研究过它的文化内涵。对泥玩具自身的美感和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体验。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陶艺的基本技法,对陶艺工具材料基本知识也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他们来说,对于中国民间艺术品了解有限,对其所传达的吉祥寓意知之甚少,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又非常愿意去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对美术也充满了极大地兴趣,也初步具备了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我校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校本课程中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凤翔泥塑更是占据很大比重。基于凤翔泥塑的深入学习,并初步感受了泥塑中吉祥纹样的美感及绘画方法。这一切使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特色,分析泥玩具的美好寓意与造型特点;初次模仿传统泥玩具塑造可爱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加强认知,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运用查阅资料,创设情境、欣赏领悟、学生探究、艺术实践等教学方法开展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体会泥玩具简洁独特的造型和设色的方法,在创作中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启发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喜爱,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泥玩具的艺术特色并尝试模仿制作。
难点:学习并尝试运用民间泥玩具造型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制作可爱的泥玩具形象。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补充性教学资料、课件、图片、陶艺工具、台布、示范泥作品、各种泥玩具作品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图片资料、陶艺工具材料等。
8/8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创设情境一.游戏导入: 学生主体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的课前活动导入课题 1.教师为六个小组分发 “礼物”。 小组打开观察并为提高学习兴趣,提问:老师为每组准备了分别介绍不同材也为后面课堂的一件礼物,小组观察是什质、造型的玩具。 观察、分析等学习 么,用什么材料做的? 内容做准备。 2.对比观察老师手中的学生对比不同,凤 “泥玩具”凤翔泥塑,你翔泥塑是我们中 发现有什么不同? 国的民间玩具,也 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幅是我们陕西地方 员辽阔,泥玩具的历史几传统文化的瑰宝。 乎和我们的文化历史一样 悠久。千百年来,泥玩具 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在中 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社 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学生通过课件直 用。 出示课题:泥玩具 观了解欣赏图片, 各抒己见谈感受。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洁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全面二.欣赏从古至今的泥玩 分析探究 具作品。 掌握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学生欣赏史前泥了解我国民间泥 民俗博物馆,看看古时候玩具、汉代塑形玩玩具的历史及艺的劳动人民用智慧创作出具、宋元陶塑、明术特色。 怎样的泥玩具! 末蚕猫等。 提问:观察古时候的泥玩 具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小结:自人类懂得审 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