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五单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2:19: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 学 设 计 为什么说笑声半我到住处?仅仅是到住处吗?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被老人的精神折服了。 师: 让我们再次倾吐对老人的祝福吧:“ 30年后,我再来看您!” 三、作业设计: 1、本文明明是写人,为什么要大力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有什么作用? 2、你认为作者写这一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收获了什么? 3、课文中是怎样刻画扫路人的? (通过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动作、神态) 4、练笔: “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 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美、高、险 扫路人 热情、自信、豁达,乐观,敬业 教学后记:

5

16 最大的麦穗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懂,提出来大家讨论 四、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动笔画画。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所提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在问题后面注上自己的名字)

6

教 学 设 计 4、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 A、为什么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地?B、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小麦嘲笑弟子们什么?C、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D、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弟子们刚刚摘下的?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 让我们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与大师对话、交流,让我们徜徉其间。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话。 2、交流: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交流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示,合作讨论也是一种学习形式。课文最大的麦穗如果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考,用心去讨论,一定会有许多美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体会到的。⑵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⑶最后小组长交流。 4、交流学习情况。 (1)小组长交流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7

教 学 设 计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展开) “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 弟子们摘麦穗时很认真。(抓“埋头”“低着头”“用心挑挑拣拣体会)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眼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 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出示几株麦穗图〕,(启发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随手扔掉了”)】 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为什么这样?(引读,他们总认为??他们总以为??) 正因为这样,谁能用“虽然??但??”说说你对这些弟子们摘麦穗的有什么看法?(如何评价他们) 他们的心情如何?(懊悔)读中表达。 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自由读读他说的话,就能体会出。 (2)小组长交流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的话。 读第5节苏格拉底说的话,你要表达出苏格拉底的什么意思?(对弟子们的表现惋惜,方法的不对而不满意)“到头了”突出读。(启发,你这声音老师听上去不够苍老,“洪钟”的意思是声音浑厚、凝重、洪亮,练了再读) 苏格拉底又说了一段话,谁来读一下?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你还体会到什么?(对弟子们的教育是语重心长或意味深长)〔出示图〕 在小组里读的基础上,交流体会。(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词突出读了,在最能表达句子的意思的词语下面加上·,再练读一下) 谁意味深长地读一下? 集体再来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 读到这,大家知道苏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麦穗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中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 读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几句话。 过渡,苏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麦穗这件小小的事来教育学生们,含蓄地告诉学生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学生听懂了吗? 三、读讲第三段 1、引读: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8

搜索更多关于: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五单元 的文档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五单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sbb40ij5y7dd7c92wo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