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二代谢专题四细胞内的酶与ATP教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8:27: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四 细胞内的酶与ATP

1.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酶的活性受环

境因素影响。 2.解释ATP是驱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活动:探究酶催化的专一性、高效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疏漏诊断]

1.有关酶的正误判断

(1)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含有羧基( √ ) (2)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 )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 ) (4)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 )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 2.有关ATP的正误判断

(6)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 (7)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 × )

(8)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其合成所需能量由磷酸提供( × ) (9)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

(10)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 ) ?[长句冲关] 1.概述性知识

(1)酶是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ATP的生理功能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3)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生物体对ATP的需求量很大,生物体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是细胞内ATP与ADP之间转化速率较快。

2.程序性诱问

(4)唾液淀粉酶在60 ℃环境中处理后,再增加底物,反应产物的总量不再变化。其原因是该酶在高温下已变性失活,失去催化能力,故反应产物总量不再变化。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鉴定淀粉是否分解一般使用碘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这是因为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而该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6)与葡萄糖相比,每分子ATP中蕴含的能量较少,但两者中只有ATP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原因是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也易合成。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诗中描述的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萤火虫尾部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而发光。

微专题1 酶

1.酶的本质及作用

2.常考酶的种类及应用

3.探究酶的相关实验

1.(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解析:选C。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所以参与DNA合成的酶也可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项错误。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B项错误。盐析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可用盐析法进行沉淀,C项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而酶通常在低温下保存,D项错误。

2.(高考全国卷Ⅰ)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解析:选C。测定酶活力影响因素时,在改变被探究因素之前,务必防止酶与底物混合,故只有C项所述操作顺序合理。

3.(高考全国卷Ⅱ)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在60 ℃条件下,反应的最终产物浓度比20 ℃和40 ℃条件下小很多,说明酶在60 ℃条件下最终失活。20 ℃与40 ℃条件下相比,40 ℃时酶促反应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短,说明40 ℃条件下酶活性较高。(2)在时间t1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变成30 ℃,由该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知,30 ℃条件下的该酶活性大于20 ℃条件下的,因此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3)t2时C组的产物浓度已不再增加,但由A和B组t2时的产物浓度可知,t2时C组底物并未全部被分解,C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C组温度过高导致t2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增加2倍量的底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产物的总量也不会再增加。(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

答案:(1)B (2)加快 (3)不变 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本部分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点主要集中在酶的本质、作用、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同时酶相关曲线的模型分析及相关实验探究属于重点,备考时应特别关注实验操作步骤、单一变量设置与自变量、因变量分析。

一、考查生命观念

1.细胞代谢与酶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 B.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 C.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pH下长期保存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方略板块二代谢专题四细胞内的酶与ATP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secd0o3xm52amw9lhr375cln2z0hr008d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