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微课讲稿(三)
《缩句》教学设计
普安县南湖街道三板桥小学:肖郡
教学目标:使学生把握缩句的六个小技巧教学过程: 一、导入:
缩句是小学语文中最常见的一种句型训练,但很多同学对缩句感到头痛。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缩句。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二、小学里六种常见的缩句技巧:
1、去“枝”留“干”法。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如: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2、借助“的、地、得”。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和“得”后面的词语删除。
如:“矫健的___飞起来。”句中的“矫健的”是用来修饰“___”的,应删去。缩写为:“___飞起来。”
又如:“弟弟高兴得跳起来。”句中“得”字后的“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缩写为:“弟弟高兴。”
3、“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谁怎么样”。如:五(2)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4、保留句子中的“着、了、过”。“着,了,过”是时态助词,是不能删的,删除后表达就不准确。如:“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缩写为:“他跨过小沟。”
5、去掉“在??中、在??里、在??上、在??下”表示特定环境1和语言的词语。
如:“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可以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6、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如:
(1)“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2)“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三、小结。 四、缩句练习例举:
1、鱼钩闪耀着灿烂的光芒。缩写为。鱼钩闪耀着光芒。 2、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缩写为。妈妈照顾我。 3、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缩写为。同学们高兴。 4、小红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缩写为。小红看着书。
5、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今年的小麦长势十分良好。缩写为:小麦长势良好。
6、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缩写为。鲸不是鱼类。 五、结束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