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公开课的发展研究
作者:李京京
来源:《教育》2013年第02期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人们跨国使用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可能。2010年春季,哈佛大学首开世界网络公开课,推出“幸福”“公平与正义”“死亡”等专业课程,此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5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也开始推行网络公开课,并且在学校官网上提供免费下载的公共开放课程。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大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越来越流行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不仅会影响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网络公开课的概念界定
公开课就是对他人公开的课。追本溯源,公开课的祖宗叫观摩课。《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公开课以研讨为目的。“彼此参观,相互学习”是公开课的宗旨。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三种类型等。欧美国家对于公开课的理解与我国稍有不同,这类国家教育界关于公开课的主要观点是:站在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把公开课的重点定位在“课”上,强调“公开”只是与平时的校内课程开展形式上不同而已。综合这两方面,公开课可定义为:对包括同行教师和所有学生及其以外的所有社会人士开放的课程。以人为本、大众化、公开化是公开课的基本特征。 近几年来虽然网络公开课发展迅猛,但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顾名思义,网络公开课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的公开课,以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全球优质的公开教育课程。“因此,对网络公开课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直接管理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来实现管理”,这是网络公开课与传统授课模式本质的区别。本文所探究的网络公开课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推出的以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的优质大学课程。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讲授笔记等类似内容的一整套完整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本文中主要是指以网络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公开课程。 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与研究
网络公开课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