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下面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藏.(zánɡ)挪.(nuó)移 消逝.(shì)泪潸潸..
(shān shān) B.徘徊..(pái huái)蒸.(zhēnɡ)溶 急遽.(jù)头涔涔..(cén cén) C.缥缈..(piāo miǎo)耽搁.(ɡē)揉.动(róu)惶.
惶不安(huánɡ) D.惆怅..(cóu cànɡ)蚂蚁.(yǐ)衣偎.(wēi) 念念叨.叨(dāo) 二、在错别字下画“ ”,并在括号里改正。(6分) 阳光明梅( ) 翻厢倒柜( ) 伶伶利利( ) 永无修止( ) 一派慌凉( ) 一生不吭( ) 三、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咔嚓咔嚓:象声词。 B.揉动:用手来回擦或搓。 C.原谅:对过失、错误等宽恕谅解。 D.惆怅:害怕紧张。 四、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徘徊”的解释,给加点词选
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徘徊】pái huái动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独自在江边~。②比喻犹疑不决:~歧路。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 1.她徘徊..
在考研和就业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如何选择。( ) 第1页,共12页 2.由于没有想好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一直在门前徘徊..,不敢进去。( )
3.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
,没有超过90分的。(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在句中添加人称和引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的意思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8分) 1.《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
第2页,共12页
2.《匆匆》的第4自然段中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这种抒发感情的方式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 3.《那个星期天》中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早晨到天色昏暗的心理变化,即由充满期待、心怀欢喜到最后的期待落空、彻底失望,表达了“我”对母亲不遵守承诺的失望和不理解。( ) 4.《那个星期天》一文中,天气从早到晚的变化映衬出“我”一天中的心情的变化,这是一种将感情融入环境中的表达方法,我们可以有所借鉴。( )
七、学习了《匆匆》一文,某班开展了一次珍惜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 1.写出一条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三位珍惜时间的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明是你的同学,整天迷恋网络,学习极不认真,你如何劝说他要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28分)
第3页,共12页 (一)阅读下面的《匆匆》选段,完成练习。(14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请概括文章开头写的自然现象,并写出这些自然现象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6分) 第4页,共1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自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②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中画“ ”语句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句子画“ ”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你能仿照这个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4分)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第5页,共12页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我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第6页,共12页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
第7页,共12页 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选自史铁生《合欢树》,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 第8页,共12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