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
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 (一)内容
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
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00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
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 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 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
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 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
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五)课时分布
实践教学共计18课时,其中:分组、帮助学生选题、推荐资料,4学时;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撰写报告,10学时;批改报告,4学时。
四、读书报告要求 (一)读书报告质量要求
自拟题目,题目要表达实质内容,避免用“读××有感”之类的题目。观点要鲜明正确,论述要有理有据,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严禁各种抄袭。
(二)读书报告格式要求
封面、内容(读书小组成员“经典阅读”读书报告、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均使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的格式。读书小组成员“经典阅读”读书报告结构主要包括:题目(20字以内)、正文和参考文献。内容均以手写的方式认真完成。
五、期末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20%)+实践课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
附件一:建议阅读书目(以下列阅读书目为主,但不局限于此 ) 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2、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如第一章《商品》,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等) 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0、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 1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组分》 15、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16、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17、列宁:《国家与革命》 18、毛泽东:《矛盾论》 19、毛泽东:《实践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作业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课 序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 课 教 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阅读”小组成员名单及成绩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读书小组成员“经典阅读”读书报告
学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阅读文献 题 目 要求:阅读文献内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建议书目为主;题目要表达实质内容,避免用“读××有感”之类的题目;观点要鲜明正确,论述要有理有据,语言通顺。在对经典文本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尽量关联现实热点、难点问题。小组成员每人提交1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