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3:23: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监督--上级、监察、法制、审计部门。

16、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P46)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 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决策; ②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③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更; ④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17、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P48):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8、人大代表的权利(P48):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 19、人大代表的义务(P48):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人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P49):实行民主集中制。 21、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P49)

①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P50):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P5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4、中共的执政方式(P50):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25、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52)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P52):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7、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P53):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5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9、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P57):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 30、主权国家的主要义务(P57)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1、国家利益的重要性?(P58-59) (1)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维护国家利益时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3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P61)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4)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P71)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我们应该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是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74)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4) 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5.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P75)

原理:(1)认识有反复性。(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前进或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P76-78)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7、如何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P78)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是普遍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P78-79)

(1)要看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2)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量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9、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P80)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0、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P81)

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

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及重要性?(P82) 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P81)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81-P82)

原理:(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则是次要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1)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1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81-P82)

原理:在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均衡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区别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把握关键性词语:

a.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b.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 △明确命题旨意:

a.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 15、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P83)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会考思想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svv43hlaa05ej21u0rq9kfa25180i00kb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