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语言能力,学会写作。
2.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以及习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 2.实物投影仪。
3.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4.词语卡片。
教学安排:
4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秋天的快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声,感受到了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日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2.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 (1)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2)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二、快乐展示。
1.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2.分组介绍:
(1)按不同的兴趣,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最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2)按照展示规则评选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3.课堂展示:
(1)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2)评选最佳展示员。
【第二课时】(习作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图片、录像引入。
(1)教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
(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2.教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天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教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
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析与指导。 (2)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的重点,在习作的内容上给予指导。(例如,写作时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
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为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教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就请你们提起笔,把你们心中的秋天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作文·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1)是否扣住“秋”;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得清楚明白; (3)用词、造句是否妥帖、顺畅。 二、出示习作的范文。
迷人的秋色
秋天多么迷人啊!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不过最美的当数田野和果园。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招手;玉米黄了,农民伯伯把它们垛在木头架上,像一座座金字塔;高粱也熟了,火红的一片,直伸向远方,像是给大地镶上了一层
花边;大豆荚咧开了嘴,露出圆圆的金灿灿的大豆,更像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豆娃娃??这边菜畦里,蕃茄红、茄子紫、冬瓜绿,嫩生生的、水灵灵的??地里,辛勤的农民一边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说: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啊!
田野里丰收在望,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你瞧,果树上,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桔子,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农民伯伯正满怀喜悦,或是踩在树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着浸透了他们辛勤汗水的果实。箩筐里,菜篮子里,农用车上,都堆满了各种水果。他们想趁着这大好季节,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送到城里,让城里的人们也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果实,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啊!我爱秋天,更爱这迷人的秋色!
习作评析:作文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地方的场景:丰收的田野,热闹的果园。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避免了空洞无物的现象。可见,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三、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教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四、小结延伸。
教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将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词语中相同的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间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每组都是以一个表示颜色的单音节词打头,接着在这四个词的后面,扩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