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语文必修4 同步检测 班级 姓名 组别
----------------------------------------------------------------------------------------------------------------------------------------------------------------------------------- 主编 许春元 审核 陈志友
张衡传检测2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双基夯实(每题7分。共35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与官职任免变动有关的专用词语的一项是( ) ?A.?
连辟公府不就.?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治.威严,整法度??累召.
不应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衡下车..,治威严??举.
孝廉不行C.?出为河间相?.?因入京师,观.
太学
?视事D.?..
三年,上书乞骸骨?再转?.复为太史令
?不好交接..
俗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A.妙尽.
璇机之正 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单于壮.其节 D.大王必欲急.
臣 3.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求人可使报秦者
4.下列各句全能表现张衡人品的一组是( )
①才高于世 ②无骄尚之情 ③善属文 ④不好交接俗人 ⑤衡不慕当世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 1 -
⑥衡下车,治威严 广灵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语文必修4 同步检测 班级 姓名 组别
----------------------------------------------------------------------------------------------------------------------------------------------------------------------------------- 5.下列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衡小时候就很有文学才华,后经广泛学习,学业精通,才能卓异,只是性格内向,不爱交往,也无心做官,更不关心俗人俗事。
B.张衡有多方面的成就,他擅长术数,精通天文,设计制作了浑天仪等测天仪器,主要著作有《两都赋》《算罔论》和《灵宪》等。
C.张衡共三次出任太史令,其后又做过河间王刘政的相,他敢于和骄奢的刘政作斗争,一举剪除了刘政的党羽,使河间政事清明。
D.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是前无古人的创造,经实践的检验,显示出非凡的性能。由于这一仪器的问世,才开创了地震方位的记录。
二、文本精品(21分) 阅读下文,回答6~8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6.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因上疏陈事 陈:陈奏 .B.帝引在帷幄 引:牵拉 .C.衡乃诡对而出 诡:虚假 .D.一时收禽 禽:通“擒” .
7.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曾经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省略主语“张衡”应为“张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B.阉竖恐终为其患。这些宦官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省略动词宾语“衡”,应为“阉竖恐衡终为其患”。
C.因以讽谏。于是用(它)来讽喻规劝。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因以之讽谏”。
D.果地震陇西。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省略介词“于”,应为“果地震于陇西”。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而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本句话充分表明张衡不攀附权贵,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语言凝练平实,从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B.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本文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和“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C.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详写了其才能和成就。在介绍其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则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
- 2 -
广灵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语文必修4 同步检测 班级 姓名 组别
----------------------------------------------------------------------------------------------------------------------------------------------------------------------------------- D.全篇以记叙为主。记叙以时间为经,以张衡的事迹为纬,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记叙为辅。本文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评论。
三、课外延伸(4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藩,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车骑将军。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君集及任城王道宗并为之副。九年三月,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
贼虏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彼不我虞,必有大利。”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道宗追及伏允之众于库山,破之。伏允轻兵入碛,以避官军。靖乃中分士马为两道并入,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趣北路,使侯君集、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转战过星宿.
川,至于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乃旋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太宗征文泰入朝,而称疾不至,诏君集讨之。文泰闻王师将起,谓其国人曰:“唐国去此七千里,涉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当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其子智盛袭位。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文泰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于是鼓行而前,攻其田地。智盛穷蹙,致书于君集曰:“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冀尚.书哀怜。”君集报曰:“若能悔过,宜束手军门。”智盛不出,因命士卒填其隍堑,发抛车以攻之。智盛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俘智盛及其将吏,刻石纪功而还。君集初破高昌,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疏奏,乃释。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怏怏。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亮密以闻,太宗谓亮曰:“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遂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及承乾事发,君集被收。太宗亲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鞠验耳。”君集辞穷。太宗谓百僚曰:“往者家国未安,君集实展其力,不忍臵之于法。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群臣争进曰:“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太宗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歔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 .
(节选自《旧唐书·侯君集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7分) A.师次鄯州 次:驻扎 .B.使侯君集、道宗趣南路 趣:追逐 .C.天罚所加,身已丧背 背:背叛 .D.籍没其家 籍:登记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侯君集“有功于国”和“居功自毁”的一组是( )(7分) A.频与虏遇,皆大克获 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
- 3 -
广灵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语文必修4 同步检测 班级 姓名 组别
----------------------------------------------------------------------------------------------------------------------------------------------------------------------------------- B.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刻石纪功而还
C.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 D.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 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7分)
A.在讨伐吐谷浑的战役中,侯君集把握战机,向李靖建言献策。在以后的战斗中,又艰苦转战,克敌制胜,胜利会师,可谓功勋卓著。
B.在征讨文泰一役中,侯君集率军深入边陲,既示之以礼,又加之以威,最终使敌人开门出降。但侯君集私夺人财物,纵兵盗窃,获罪下狱,前功尽弃。
C.侯君集自以为有功于西域,虽经岑文本向皇上说情获释,但郁郁不乐,待张亮出都城任洛州都督,于是激怒张亮,显示他已有反叛朝廷之心。
D.唐太宗对侯君集十分器重,宽缓有加。但侯君集不思己过,居功自傲,屡屡触犯国法,最后遭受斩刑,完全是咎由自取。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10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1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