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学即练】
(2017·江淮十校三联)“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比如六安市的南湖湿地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湿地公园必须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食物 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 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并未提高物种多样性,故抵抗力稳定性不会提高,A错误;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C错误;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答案 B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高 点拨 在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呈负相关。然而,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差。 易错点2 误认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高于农田生态系统
点拨 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必须分别描述其两种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不可笼统地说一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另一生态系统,如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草原生态系统高于农田,然而就“恢复力稳定性”而言则为草原生态系统低于农田。
易错点3 误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其间接价值、错将生物多样性在文学艺术、旅游观赏等方面的价值视作间接价值
点拨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这种功能价值应远远大于其在工业原料、食物、药用等方面的
11
直接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将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灭绝的原因)。
[纠错小练]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定高于果园生态系统
解析 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森林生态系统高于果园,而恢复力稳定性则相反。 答案 D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所具有的尚不清楚的价值
解析 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大自然生物的观赏价值、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启发作用都是直接价值。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所存在的尚不清楚的价值是潜在价值。 答案 B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较荒漠生态系统差 解析 荒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差。 答案 D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高考必背关键句 12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3.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4.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5.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及法制保护。 随堂·真题&预测
1.(2016·全国卷Ⅰ,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
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可反复利用,B错误。 答案 B
2.(2013·经典高考题)据研究,从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2头大熊猫体内提取36种蛋白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这说明( ) A.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较低 B.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C.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比较单一
13
D.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较低
解析 大熊猫就是一个物种。题意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也反映不出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由于遗传多样性较低,才使蛋白质差异小。 答案 B
3.(2019·高考预测)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能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丰富了基因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C.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D.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时,与易地保护相比,就地保护是更为有效的措施
解析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价值,故C错误。 答案 C
4.(2016·江苏卷,27)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 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 法,分别统计 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 (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2)N、P (3)五点取样 各种害虫 (4)①③④ (5)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教师独具
14
1.(2017·湖北襄阳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C.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低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错误;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往往不同,B错误;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低,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对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减少干扰,D错误。 答案 C
2.(2017·山东青岛一模)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的濒危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我国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 。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有2 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为 。
(3)如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7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 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 (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 ,生物发生进化。
解析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