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n、K调整计算公式有
?15?3000?n??1?(1.5?1)???1.885
15?2250??2
K??15?1.5?1????11.2?6.328h 15?1.885?1?取n=2.0,K=6.0再次计算时段单位线。并做还原计算(具体算法同上),其效果令人满意。 复习思考题
1.若单位线的时段缩短为瞬时,则单位线即为瞬时单位线。(T) 2.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n减小时,u(0,t)峰现时间提前。(T) 3.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k增大时,u(0,t)峰现时间提前。(F) 4.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n增大时,u(0,t)的洪峰增高。(F) 5.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k减小时,u(0,t)的洪峰减小。(F)
6.瞬时单位线的一阶原点矩m1与其中的两个参数n、k的关系为m1=n/k。(F) 7.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n减少时,对它的形状影响是[b] 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迟 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
c、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提前 d、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推迟 8.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参数k减少时,对它的形状影响是[a] 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 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迟
c、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提前 d、洪峰减小,峰现时间推迟 9.纳希瞬时单位线的两个参数n,k减小时,则瞬时单位线u(0,t)[a] a、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提前
b、洪峰增高,峰现时间推后 c、洪峰减低,峰现时间提前 d、洪峰减低,峰现时间推后
10.纳希瞬时单位线u(0,t)的一阶原点矩m1与其参数n,k的关系是[b]
a、m1?k/n b、m1?kn c、m1?n/k d、m1?k
n第7.9节 综合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过程
内容提要
建立瞬时单位线形状要素(n、K)与流域特征和暴雨特征的综合关系的方法,推求无水文资料流域的瞬时单位线。 学习要求
掌握建立综合单位线原理与推求无资料流域瞬时单位线的方法。
41
7.9.1综合瞬时单位线注的基本概念
综合单位线是指,反映一个地区内流域特征、暴雨特征与单位线形状要素的综合关系。
综合单位线分为综合时段单位线和综合瞬时单位线两类。后者具有一定的数学模型,综合和使用比较方便,在无水文资料的中、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中,得到广泛应用。
纳希瞬时单位线形状完全由参数n、K决定,而n、K与地区综合参数m1和m2有关系:
m1?nK
m2?1 n
(7-9-1) (7-9-2)
m1为瞬时单位线的一阶原点矩,习惯上称为单位线的滞时。
许多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流域的n值比较稳定,可取为常数。瞬时单位线的一阶原点矩m1则与平均地面净雨强度is有较好的关系,可用下式描述
m1?ais????
(7-9-3)
式中的a、?分别为反映流域特征的系数和非线性指数,对固定的流域均可取为常数。一个地区的m1和m2值主要受平均净雨强度is的影响;另外它们随流域特征而变化。因此,对瞬时单位线综合时,首先对各流域的m1和m2值标准化,即求统一标准净雨强度的m1和m2值;而后,对各流域统一标准的m1和m2值进行地区综合,建立与流域特征间的关系。
7.9.2 m1、m2的标准化与?的地区综合 1. m1的标准化
m1的标准化采用下式进行:
?10?m1?m1,10?? ?i??s?? (7-9-4)
式(7-9-4)一方面可用来使m1标准化,即由m1、is求m1,10;另一方面,当已知m1,10时,可由is计算相应的m1。
实际资料表明,指数入与流域面积F(km2)、干流河道坡度J(千分率)、干流河道长度L(km)等流域特征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例如四川省第一水文分区的公式为
??0.9813?0.2109lgF
2. m2的标准化
42
雨强对m2(n)的影响甚微,一般直接作为标准化的值。 7.9.3 m1,10及n(m2)的地区综合
瞬时单位线的标准化的参数m1,10和n与流域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经验公式以定量地表达这种关系。例如四川省第一水文分区的公式为
m1,10?1.3456F0.228J?0.1071F/L2???0.041
n?2.679F/L2???0.1221?0.1134J
这些公式刊于各省(区、市)的《暴丽洪水查算图表》等手册中,可供查用。 7.9.4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推本设计洪水过程
对于无实测资料的中、小流域,用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的步骤如下:
? 根据产流计算方法,由流域的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过程。 ? 将流域几何特征代人瞬时单位线参数地区综合公式求m1,10和n。 ? 按设计净雨由m1,10求出设计条件的m1,并由n求K。 ? 选择时段单位线的净雨时段?t,由n、K求时段单位线。 ? 由设计净雨过程及时段单位线求设计地面径流过程。 ? 计算地下径流过程。
? 地面、地下径流过程按相应时刻叠加,即得设计洪水过程。 复习思考题
1.据流域特征和降雨特征,由综合单位线公式求得单位线的要素或瞬时单位线的参数,而后求得单位线,称综合单位线法。(T)
2.当瞬时单位线与净雨强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则需选择同一净雨强度的单位线参数m1进行地区综合。(T)
3.综合瞬时单位线(或称瞬时综合单位线),实质上就是一个地区平均的瞬时单位线。(F)
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