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B.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C.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病态巨核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系血细胞均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缺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增多者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有成熟障碍。
131、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的是 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B.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C.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病态巨核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系血细胞均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减少,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相对增多。巨核细胞很难找到或缺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增多者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有成熟障碍。
132、下列检查中对缺铁性贫血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血红蛋白减少 B.血清铁减少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D.骨髓铁染色阴性 E.总铁结合力增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缺铁性贫血骨髓涂片用亚铁氰化钾染色(普鲁士蓝反应)后,在骨髓小粒中、无深蓝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幼红细胞内铁小粒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
15%,以上表现对缺铁性贫血具有诊断价值。
133、王某,男,24岁。发热,咽痛,皮肤紫斑1个月余。检查:胸骨压痛明显,肝、脾大,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占38%,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其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粒细胞缺乏症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白血病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高热时提示有继发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等)、出血(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器官组织浸润(淋巴结、肝脾肿大,胸骨下端压痛,眼球突出、复视、失明等)。 13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的血液病是 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白细胞减少症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②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③脾不大;④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⑤泼尼松或脾切除治疗有效;⑥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35、下列各项,白细胞减少症主要治疗是 A.病因治疗 B.使用糖皮质激素 C.使用促粒细胞生成药物 D.休息 E.增加营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白细胞减少症主要是病因治疗,对可疑的药物或其他致病因素,应立即停止接触。
继发性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经过治疗病情缓解或控制后,白细胞可以恢复正常。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 136、下列各项,急性白血病高热的主要病因是 A.代谢亢进 B.化疗反应 C.白血病细胞浸润 D.广泛出血 E.合并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急性白血病半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虽然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但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137、患者,男。反复感染、出血2个月。检查:全血细胞减少,肝、脾大,骨髓与淋巴结活检均见异常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组织细胞。其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严重贫血伴有出血和感染,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138、肝素抗凝血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阻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合成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增强ATⅢ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 D.降低血中钙离子浓度 E.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肝素具有抗凝的作用,主要是依赖血浆蛋白酶抑制剂抗凝血酶Ⅲ(ATⅢ),ATⅢ是因子Ⅱ、Ⅻ、Ⅺ、Ⅸ、Ⅹ、Ka及纤维蛋白溶酶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抑制剂,
可以抑制这些因子化学结合,形成稳定的1:1复合物,从而抑制这些因子,发挥抗凝血作用。
139、高度脾肿大可见于 A.结缔组织病 B.急性白血病 C.慢性溶血性贫血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脾高度肿大,表面光滑者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黑热病、慢性疟疾和骨髓纤维化、表面不平整而有结节者见于淋巴肉瘤、恶性组织性疾病。 A.AML-M3 B.AML-M2 C.CML D.AML-M5 E.A1L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例如,90%的M3有t(15;17)(q22;q21),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PML(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RARα(维A酸受体基因)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这是M3发病及用全反式维A酸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
14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原始细胞中有Auer小体的见于 A.RA型 B.RAS型 C.CMML型 D.RAEB型 E.RAEB-t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原始细胞中有Auer小体的见于RAEB-t型。
140、染色体为t(15;17)的白血病类型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