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建设占地70亩的野生养殖繁育基地,游客可以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接触,进一步了解的习性,在安全的前提下,由游客亲手给喂食,近距离感受的凶残,狡诈,并设置摄影点,供游客摄影留念。
4、狩猎区
狩猎作为一项原始的活动,更能体现自然的野性,是不少游客,特别是男游客喜欢的活动。演示哈萨克游牧民族的狩猎生活,计划在院中建立狩猎场一座,狩猎区计划占地25亩,养殖野兔,野鸭,供游客狩猎,另计划建鱼塘一座,满足游客垂钓的需要,鱼塘冬季可做溜冰场使用,可以举办冬季滑冰,滑雪等赛事。
5、民俗商品展示及餐饮一条街(奇石展览销售) 观光购物饮食,连为一体,民俗餐饮一条街,主要展
示哈萨克特有的文化习俗,衣帽服饰,蒙古国特色产品和县本地的品牌商品,可吸引当地特色餐饮加盟入住,展示草原文化,以羊肉、牛肉、肉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美食烧烤,同时可以品味其他哈萨克传统美食,现场表演哈萨克美食的制造,如现场烹制石板烤肉,现场熬制哈萨克奶茶,现场制造哈萨克奶酪等,同时出售特色食品。
定期举办奇石文化节,吸引全国的奇石爱好者参与,
既带动了旅游的发展,同时提高了县在全国的知名度。
6、民宿
建设10座左右独立木屋、帐篷,毡房为特色的民居,
吸引有兴趣的游客夜宿主题公园,游客在晚上可以尽情的观看灿烂的星空,听取午夜群的嚎叫,另在园区内建立观星台一座,设置天文望远镜,吸引喜好天文的游客入住,同时可以作为县青少年天文爱好者教育基地。
7、综合游玩区
设置日常健身器材,儿童娱乐场设施,同时设定区域组织骑马、骑骆驼,沙漠摩托车等项目,吸引游客参与,根据游客的要求,不定期的组织马术,哈萨克摔跤、叼羊等活动,冬季可以组织越野滑雪,滑冰的文体活动。
以上7个活动区,涵盖了产学研为一体的服务项目,
今后可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开发相关旅游项目和设施,把县西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打造成为西北有名的旅游基地,成为地区,乃至整个对外旅游开发的闪亮名片。
第四章文化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建设观光旅游加养殖基地的主题公园,不仅为游客提
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休假日城市人口压力,降低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还能够促进野生物种的繁衍繁殖,增加野生研究的科研经费。发展观光旅游加养殖基地的主题公园,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特种养殖业单一的用作模式,加快农牧业,养殖业的科学化、技术化,产业化的步伐,能够满足人们知识的渴求和对回归自然的的需求,提高农牧业产品的的市场综合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
第五章文化主题公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 5.1经济效益。按每年5-10月共6个月的经营时间计
算,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人,(每人门票按50元计算),餐厅和宾馆每人平均消费200元计算,年收入达360万元,有机野生肉产品每年销售额预计可达280万元,扣除成本上缴利税后可年获纯利100--150万元,三年内便可收回投资。 举办综合性大型活动的收入,文化主题公园的建成后,今后每年的沙棘采摘节,冰雪节,三道海子旅游节等活动将会集中在公园举办,届时,游客人数将会翻倍,预计年收入在100万元。
5.2社会效益。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本项目建成之后,
可为县增加一个新的景点。而且能够为县解决100人左右的就业问题,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农牧民脱贫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该项目的主题是生态旅游,因此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3市场基础
以乌鲁木齐周边为主要的市场。这些地方的居民出游率较高,随着乌鲁木齐到富蕴的高速公路的通车和火车的通车,作为夏季避暑、冬季滑雪最主要的旅游场所,将更加吸引疆内游客,特色的民俗和特殊的自然风光吸引全国的游客,的喀纳斯和禾木是国家级的5A级风景区,特殊的地理
位置和奇特的周边环境是全国徒步爱好者的乐园。随着地区旅游战略规划的实施,县文化主题公园必将成为环线旅游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县文化主题公园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野生动物养
殖,观光养生、休闲度假、徒步旅行和民俗文化为一体,有效的填补了县综合性旅游度假基地的空白,并可三道海子自然资源旅游优势互补。另外,还有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该项目的建成,必将大大提高县在的旅游知名度,促进县的整体发展,而且对周边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县的对外开放,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