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3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曾家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姚磊 班级: 学生姓名: 编号:8

课题: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京师大学堂创办时间、地位、及意义 2、掌握《申报》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兴办的时间、地点、地位 3、理解、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对历史进步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学习过程】 学习导航: 1、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创办:1898年 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意义:对中国近代 产生了深远影响。 2、废科举、兴学堂 (1).1904年,清政府颁布《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2).各地逐步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3、<<申报>>的创办 时间:19世纪70年代。 地点:上海。 地位:很快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大报。他是中国大众传播的先驱。 4、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时间:1897年 。 地点: 。 意义:中国近代 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当堂检测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 A、太学 B、郡国学 C、京师大学堂 D、北京大学 2.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的近代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知新书店 D、世界书局 3.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伺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 ( ) A、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B、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 C、新文化运动时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建议 D、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 4.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设,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是( ) A、唐朝一清朝 B、隋朝一清朝 C、隋朝一中华民国 5.中国新式学堂开始设立是在 ( ) A、洋务运动中 B、戊戌变法时 C、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之后 D、新中国建立后 6.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是在( ) A.1895年 B.1905年 C.1915年 D.1925年 课后作业 1.(2010·贵州铜仁)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创办于( )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曾家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姚磊 班级: 学生姓名: 编号:8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2009·玉林中考)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3.(2010·湖北孝感)1902年的某一天,京师大学堂的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慈禧太后听说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忙入宫叩头请求处分。这则史实反映了( ) 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②慈禧太后的愚昧无知 ③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艰难 ④近代科学进入了新式学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09·滨州中考)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众传媒的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申报》 D.《人民日报》 5.(2010·湖北荆州)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岳麓书社 C.三联书社 D.中华书局 6.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请回答:(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学后反思 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

搜索更多关于: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 图文 的文档
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tcln1hapx555jd3wyj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