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过氧化氢易分解,可以制取氧气,正确。故选C。
10.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故D正确。故选C。
11.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解析:C 【解析】
A、大于t2℃时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小于t2℃时A的溶解度都小于B的溶解度,故A错; B、因为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所以用等质量水配制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
质量:B>A,故B错 C、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等于
溶解度×100%,因为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
100g?溶解度以该温度下,A、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C正确;;
D、从t3℃降温到t2℃,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所以A、B两种等质量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本题没说明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所以无法比较谁析出的晶体多,故D错. 故选C.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影响因素
12.由C2H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 和H2O的质量之比是44:9,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2H2和CO C.C2H2、H2和CO 解析:A 【解析】 【详解】
解: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 和H2O的质量之比是44:9,即生成CO2 和H2O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若只有一种气体,则就是C2H2;根据元素守恒知,如果原来气体中不含C2H2,则一定含有CO、H2且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2H2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子个数之比为2:1,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子个数之比为2:1,有两种情况:①如果不含甲烷,一定含有CO、H2且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②如果含有C2H2和CO、氢气,CO、H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与C2H2的多少无关;若是甲烷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时,则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之比大于2:1。故选A。
13.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象,如图是铁的价类图,Y物质为( )
B.只有C2H2 D.CO和H2
A.FeO 解析:B
B.Fe(OH)2 C.Fe3O4 D.FeSO4
【解析】
Y处表示的物质属于碱,含有氢氧根,氢氧根显-1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亚铁,化学式为Fe(OH)2,故选B。
14.黔江水是桂平市城区的重要自来水水源之一,将黔江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解析:C
【解析】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故A正确;B、不可采用投药杀菌消毒,故B错误;C、不能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故C错误;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 点睛∶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水。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15.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解析:D 【解析】 【详解】
二氧化碳能使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变红,不能使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选D。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 解析:饱和 蒸发结晶 丙 【解析】 【详解】
(1)在30℃时,甲的溶解度为45g,那么该温度下,50克水中最多溶解22.5g甲,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2)根据溶解度曲线,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则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填:蒸发结晶。 (3)降温过程中,只有丙的溶解度变大,则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填:丙。 17.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____种;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一定条件解析:CH4+H2O【解析】 【详解】
CO+3H2原子2C、H.
一定条件(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H2O
CO+3H2。
(2)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一种是CH4,另一种是H2O;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