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中小企业发展物流业存在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
一、选题的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在数量上、解决就业方面,还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作用的中小企业而言,物流将成为企业新一轮竞争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特别是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正逐步被人们重视。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现在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技术、人才上,同时体现在物流管理方面。因此,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己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技术、资金和人才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如果能在物流方面做到科学管理,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研究中小企业发展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内部深刻的原因,进一步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物流的对策, 将有助于中小企业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以及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积极推动我国物流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对新形势下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十美国,1915年在阿奇·萧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之后,“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等多种分支。现代的“后勤”概念已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等多方面的物流,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在欧美国家,将物流体系叫做Logistics的远多于Physical Distribution,因为Logistics一词更注重物流配送体系的整体性和广泛性,不仅包括传统的储运业务(即储存和运输),还包括了采购、生
产、流通及分析等多个方面。
国内学者主要从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在企业中的实践运用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并别从成本领先、集中化和差异化角度分析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竞争战略,基本共识是企业的物流管理战略应与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相匹配。
一些学者在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管理战略进行综合研究。师东菊等(2008)认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不仅包括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还应包括国际化战略,其中,成本领先战略的具体应用包括合理化战略和虚拟一体化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具体应用包括品牌战略和服务战略;集中化战略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外部的环境,选择合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国际化战略则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作更大的努力。
我国国内的物流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中小型企业,所以,围绕我国的中小型物流企业究竟应该如何选择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物流管理战略,国内的许多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都存在以下的问题: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信息化程度低;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物流管理及操作人才素质低。
一些学者从多元化战略出发进行研究。如陈素琴(2008)认为,为了实现物流管理的目标,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树立正确的物流观念及实施有效的物流管理策略,重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建设。
一些学者从差异化战略出发进行研究。如张大卡(2008)则认为:当前物流企业从总体上说正处于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转型期,存在着进入壁垒较低,潜在进入者威胁大,物流企业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型物流企业占据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偏低等诸多问题,要改变上述落后局面,实施持久差异化战略是现有物流企业应予以优先考虑的战略选择。吴连香(2008)提出了另一种差异化战略,他认为,物流企业的品牌化战略是实力不强的物流企业实现差异化经营的又一种方法。品牌化战略指的是通过物流企业品牌的建设,影响物流企业的服务需求者的选择行为,并且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客户企业对物流企业的忠诚度,巩固物流企业的市场地位,拓展其市场份额,最终给企业产生持久的市场收益。
一些学者从集中化战略出发进行研究。如刘进(2008)则认为,中小物流企业与大型物流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组织及文化特征相比较,具有相应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较大的劣势。最大的优势来自于决策灵活与迅速,组织信息沟通与反馈便利,经营活动具有柔性,能及时了解和满足顾客的定制化需求等。最大的劣势来自于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以及资金、
设备和实体网络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获得规模效应带来的低成本,以及高研发能力带来的差异化能力。中小物流企业在选择与制定竞争战略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资源与能力优势,同时避免用自身的劣势进行竞争。结合物流行业外部宏观环境良好,行业竞争趋向激烈、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加、市场中存在中小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市场区隔等市场环境特征,以及中小物流企业所具备的资源能力以及组织结构和文化的特点,所以,集中化基本战略是个合理的定位选择。
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竞争战略是不可取的,建议将提高顾客价值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思想。罗风贞(2009)认为,选择任意一个单独的竞争战略或者希望在三个竞争战略中左右逢源是具有巨大风险的。企业最好采取定点超越目标竞争企业的方式,以减少战略决策中的不确定性,规避物流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风险。巩艳芬,张爱芬(2008)认为,顾客才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一个企业只有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找到足够的顾客,它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因此,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基本宗旨就应该是以满意的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要。依据中小企业物流战略规划的宗旨,根据中小企业所而临的环境,中小企业目前的物流战略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保持客户满意度的条件下,尽量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合理分配投资资金,要加大信息系统方面的投资;不断改进客户服务。
施国雷等(2009)则认为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在做好一些通用的有益于企业发展壮大战略的基础上,如集并战略、战略联盟等,要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些,摒弃以往的一此有关战略的错误的只考虑实现企业短期运营绩效的思想,把战略制定的中心转移到思考如何利用企业的管理资源来建立企业长期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上来。赵玉国(2008)提出,我国从事物流行业的本土公司在网络布局、资源整合、信息化建设、品牌塑造、文化建设等战略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就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以点面结合,重点突破为手段,完善网络布局;以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为手段,实现资源和流程的优化组合;以顾客为中心,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企业定位为核心,进行品牌塑造;以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施文化建设。 三、文章的总体结构
绪论
1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现状 1.1我国物流市场分析
1.2我国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的物流观念落后 2.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 2.3面临较大的体制约束 2.4服务功能不全,专业人才缺乏 3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物流的主要对策 3.1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的认识 3.2提高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水平 3.3调整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3.4挖掘中小企业人才,创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结论
四、资料的搜集情况
本文收集与论文相关文献资料共14篇,其中中文文献11篇,外文文献3篇。详细情况见主要参考文献。 五、写作进度安排
1、资料搜集(2011年11月25日——2011年12月10日)
2、文献整理及文献综述的撰写(2011年12月11日——2011年12月21日) 3、英文文献翻译(2011年12月21日――2011年12月24日) 4、毕业实习(2011年12月21日――2012年1月29日)
5、撰写论文粗纲开题报告(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10日) 6、编写论文细纲阶段(2012年1月11日――2012年1月21日) 7、论文正文写作、定稿(2012年1月22日――2012年4月23日) 8、答辩阶段(2012年5月8日――2012年5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