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2015学年江苏江都市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0:37: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2015学年江苏江都市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带解析)

一、单选题

1.“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B.自己了解自己是不可能的 C.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D.凡事都要听从他人的意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多种方法,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的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2.孟子云: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徒,无耻矣。这句话告诫我们:( ) ①做人不可以有耻辱感 ②不知羞耻,就永远不会有自尊 ③知耻就会失去自尊 ④不知耻是可耻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知耻就是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学会做人,应从知耻开始。①③错误;不知羞耻,就永远不会有自尊,②④正确。正确的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知耻和自尊的关系

3.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位置,面对初中新环境,我们( ) ①应该认清自己的角色的变化,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②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 ③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完成

④应该继续使用自己小学时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新环境来适应自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不仅需要迎接挑战的勇气,还要求每个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包括做好角色转换,做好心理上的调整,主动调整生活节奏。①②③正确;④没有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错误。正确的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主动适应新环境

4.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它独特的优良班风。而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是( )

A.爱心 B.奉献 C.自信 D.团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班风,离不开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离不开老师的细心 、耐心 、恒心和爱心。但是爱心才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正确的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5.请你观看漫画,漫画中“自满的人都不满,自大的人都不大”这句话说明了( )

①现实生活中凡是自满、自大的人,其实都是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 ②自满、自大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大敌,做人应从不自满开始; ③自满的人都不满意自己的行为,自大的人总感到自己不够强大;

④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自信,但不可自大自满,因为那样只能使自己夜郎自大盲目乐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漫画中“自满的人都不满,自大的人都不大”这句话说明了自满、自大的人,其实都是毫无根据地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①②④正确;③理解错误。正确的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6.下列对自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信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

B.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确信自己能够把某件事情做得很好,并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 C.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有自信心 D.自信就是自己什么事都能做,都敢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信心是在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和充分估计的基础上,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A,B,C都是正确的;D说法过于绝对,自信并不是自己什么事都能做,都敢做,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自信的积极作用

7.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孙静靠作弊得了满分,平时学习比她好的同桌只得了90分。看着同桌的试卷,孙静得意地说:“是英雄是好汉,平时的努力说明不了什么,关键是考试你能不能得满分。”孙静的行为说明( )

①她是一个不知羞耻的人,对自己的作弊行为没有一点羞辱惭愧之感 ②她不以自己考试作弊行为为耻,反以其为荣 ③她喜欢作弊,善于作弊

④她是一个知耻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作弊的行为好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知耻就是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孙静的行为说明她是一个不知羞耻的人,对自己的作弊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④错误;①②正确;③用词不当,褒贬不分,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什么是知耻

8.2012年9月11日,日本强行“国有化”钓鱼岛的丑恶行径,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许多地方市民有序举行的声势浩大的“抗日保钓”爱国游行活动,以痛斥日方无理购岛。这些市民的行为表明( )

①自尊知耻可以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 ②这种游行示威行为是违法的

③民族的主权与尊严需要每个中国人去维护和捍卫 ④“勿忘国耻”激励中国儿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4-2015学年江苏江都市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tm7j2avd3207lq1bbd16zh7s4eqd201d2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