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 40 c d 5 A.丁物质一定是V2O5 B.d=15 C.丙物质是O2 D.t3时,生成乙75g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丁物质在t1和t3时刻的质量都是5g,所以b=5g,丁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2SO2+O2可知,一定是催化剂V2O5,故A正确;
B、甲物质的质量减少,乙物质的质量增大,所以乙是三氧化硫,甲、丙是二氧化硫和氧气,从t1到t2时刻,甲物质减少了40,乙物质增加了5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物质减少了50-40=10,从t1到t3时刻,甲物质减少了60,所以丙物质应该减少
加热2SO3
10g?60g=15g,d=80-15=65,故B错误; 40gC、甲物质的质量减少,乙物质的质量增大,所以乙是三氧化硫,甲、丙是二氧化硫和氧气,从t1到t2时刻,甲物质减少了40,乙物质增加了5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物质减少了50-40=10,由2SO2+O2
加热2SO3可知,二氧化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28:32=4:1,所以丙物质是O2,故C正确;
D、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d=6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100+5+80+5-40-65-5=80,t3时,生成乙的质量=80g-5g=75g,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0. 小静提出“我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与假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
小静同学的过程是设计实验来验证该金属是铁还是铝,故该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B。 11.2017 年是水污染治理产业“大年”,下列行为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A.定期清理河面漂浮垃圾
B.设计实验
C.操作实验
D.得出结论
B.电镀厂废水的直接排放 C.农业上除草剂的广泛使用. D.生活中洗涤剂的大量使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定期清理河面漂浮垃圾能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B、电镀厂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引起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C、农业上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会引起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D、生活中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会引起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 A.食醋(pH≈2) B.牛奶(pH≈6.5) C.矿泉水(pH≈7) D.肥皂水(pH≈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应涂抹碱性的物质以减轻疼痛,选项中只有DpH≈10>7,显碱性 考点: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中和反应的应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②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③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④白磷熄火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同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③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P+5O2【解析】 【详解】
点燃 2P2O5 氧气 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4P+5O2
点燃2P2O5;
(2)白磷露出水面后接触到了氧气,故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小,故瓶内水面会上升。
14.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为氢氧化钠可以和玻璃(主要成分是SiO2)发生反应。已知SiO2的化学性质和CO2相似,写出氢氧化钠和Si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在生成物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和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消耗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质量比是_____ 【答案】SiO2+2NaOH=Na2SiO3+H2O +4 11:15 【解析】 【详解】
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读作硅酸钠,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和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消耗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质量比是44:60=11:15。
15.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C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
(3)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4)A和B两种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_____相同。 (5)A、D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
【答案】11 Cl﹣ BC 最外层电子数 CaF2
【解析】 【详解】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填11;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1,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
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1个电子,故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画为:。
(2)由图可知,C粒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是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书写其符号时,在氯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即可,故填Cl﹣。
(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C。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5)A是9号元素——氟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D是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钙的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16.“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①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富含蛋白质。
②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____________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③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含有金属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