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变电所主要承担地面东风井主扇、选运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的供电任务。
地面主扇风机、主井皮带、主、副井绞车、瓦斯抽放等重要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供电,满足矿井供电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对保护功能不健全、控制方式落后陈旧的高低压电气设备及非防爆设备正按公司年投资计划抓紧进行更换。目前已完成地面6KV变电所的改造、北风井轴流式变频控制主扇风机的更换、地面主牵引机房613#回路供电电缆的更换和井下中央水泵房主排水泵的更换。计划利用年底停产时间对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非防爆型配电装置全部进行更换改造、对井下的非铜芯高压电缆进行更换,根据生产接续情况及时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八) 防水系统
本区气候干旱,年降雨量200~325mm,远小于年蒸发量1174~1163mm。区内无经常性地表水流和地表水体,仅有间歇性沙河,暴雨季节才有水流。开采煤层上覆各基岩含水层,含水性微弱,因此水害不太严重,但始终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九) 安全基本参数的完整性及安全投入
1、安全基本参数: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发火期为:3~6个月,最短21 d;煤尘具有爆炸性,指数为28.40%,经2007年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20m3/t,目前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6.73m3/min。矿井开采过程中没有出现过瓦斯异常涌出情况,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瓦斯赋存东高西低,分布极不均匀,特别在构造复杂区域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受地质构造控制变化明显。
煤层瓦斯含量10~12m3/t;压力0.35~1.48MPa;煤层透气性系数0.0032~0.0035m2/atm2.d;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0.002-0.013d-1;瓦斯放散初速度3~15l/min;瓦斯抽放难易程度介于可抽与容易抽放之间。
2、安全投入情况:按原煤产量提取8元/t安全费用,全额上缴公司;提取1元/t安全基金,其中0.6元/t上缴公司。上缴公司部分由公司统筹安排100%投入安全使用,安全基金自留部分矿自行安排全部投入安全使用。
(十) 安全机构、规章制度及安全人员配备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采矿32人,通风16人,地质6人,测量6人,机电68人,计算机6人。矿井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贯彻落实。
二、2005年煤矿安全技术专家组会诊存在主要问题整改情况 (一)开拓系统及开采方式
1、东一采区在第8—9勘探线区域进行采掘活动时,严格按照“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技术措施进行管理和施工。
2、东一采区为下山采区,采区生产系统已于2005年8月份形成,东一采区103首采工作面已于2006年2月采完封闭,剃头开采的问题已整改。采区的工作面顺序从下向上正规合理布置。
3、东一采区在原来一条运输下山、一条专用回风下山布置的基础上,又在运输下山的东侧作为技改项目,布置专用第二回风下山,目前已施工55M。采区将有三条下山贯穿,以彻底解决下山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优化采区的生产系统,为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4、“工作面巷道布置不适应治理瓦斯工作的需要,建议立足于煤与瓦斯共采,突出抽采的作用。”问题整改情况:工作面已将瓦斯排放巷按回风巷进行瓦斯管理,同时加大了工作面的瓦斯抽采量,做了到煤与瓦斯共采。
(二)通风系统
1、东二采区串联通风已不存在。
2、1180运输大巷通过扩巷维修后,有效通风断面增大,通风阻力减小。 3、东一采区目前正在施工第二条回风下山。
4、经过加大抽采力度后,矿井风量富余系数提高到1.35,东风井风量富余系数为1.33,北风井为1.37。
5、“矿井回风系统巷道有效通风断面小,回风侧阻力较大”问题,目前正在维修原封闭的1365西巷,1365西巷将与1380西巷构成矿井北翼的并联回风巷道,大大减小回风巷道的通风阻力。
6、东一采区与中二采区之间通过隔绝风门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三)瓦斯抽采系统
1、矿井瓦斯地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大小庙煤矿瓦斯地质图,目前掌握的瓦斯地质参数基本能够保证矿井深部煤层的安全开采。
2、采煤工作面即将安装移动抽放泵站,实施分源瓦斯抽采可以提高矿井瓦斯抽采能力;矿井增配了大功率抽放钻机,目前钻机能力满足矿井抽采要求。
3、瓦斯抽采系统主管路使用玻璃钢管,公司正在筹划更换。
4、通过加大各种抽采(煤层顺层钻孔、采煤工作面高位孔、卸压带抽采和对采空区实行封闭抽采等)方式抽放力度,瓦斯抽采量目前能够满足瓦斯发电利用的要求。
5、我矿邀请抚顺煤科院对东115工作面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测结果为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目前东115工作面已安全采过8—9勘探线。 (四)防灭火系统
1、“矿井开采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最短21d,属易自燃煤层,加之矿井采用综放采煤法,因此,防灭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问题,我矿采取了积极的防灭火措施,增配了大流量制氮机,加大了工作面的推进度,回采过程中采取了随采随灌和开放式连续注氮等一系列防灭火措施,矿井从2004年至今没有发生过任何火灾事故。
2、“矿井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为一进两回,运输顺槽进风,回风顺槽及高位瓦斯排放巷回风,加之回风顺槽预埋抽放管路,设高位抽放钻孔使得采场内风流流动复杂,对防止自然发火不利”问题,我矿正在与有关科研单位一起进行项目攻关,通过有效途径,对于工艺巷的瓦斯涌出和采空区的煤炭自燃发火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煤炭自燃。
3、我矿于2005年底新增加了一台流量为1000 m3/h的制氮机,制氮系统能力满足了矿井防灭火需要。
4、我矿除将CO作为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外,还将乙烯、乙炔等气体作为辅助指标气体进行研究和应用。
(五)防尘系统
矿井具备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采煤工作面煤层静压注水系统和采煤机内外负压喷雾、支架架间喷雾、放煤口喷雾、转载点喷雾等均完善并正常使用;掘进工作面锚杆钻机实行湿式钻眼,并使用捕尘风机等自动化防尘设备;采区进回风巷使用光控、声控净化风流喷雾。
(六)电气安全
1、我矿地面6kV变电所原有的GG-1A型高压配电装置现已全部更换为XGN2-10型,该设备比较先进,保护齐全,自更换安装以来,没有出现过越级跳闸现象,未发生全矿井停电事故。
2、关于我矿井下高压供电距离长,存在单相对地电容比较大,单相接地电流远大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20A要求的问题。正由公司水电处采购设备进行测定后,
根据电流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限制。我矿已列入2008年投资计划在井下电网上加装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实现自动控制调节单相接地电流,确保矿井供电安全。
3、对于井下部分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油浸纸绝缘铠装铝芯高压电缆,铠装层出现锈蚀的这一现象(中央变电所供中一采区变电所的一趟回路),我矿现正准备利用今年年底对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开柜进行更换改造期间对其进行更换,全部更换为YJV22-6型。
4、我矿井下主要供电电压为6kV、1140V、660V、127V,对工作面1140V和变电所内660V等级的总馈电开关全部实现真空化,即BKZ真空系列馈电开关,有过载、断相、过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等功能。根据设备到货情况,正抓紧对各掘进面使用的DW80-350型馈电开关进行更换。
5、我矿井下的高压系统除中央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没有漏电保护外(今年年底正准备更换),各采区变电所内高、低压配电装置已全部更换为有漏电保护功能的开关,杜绝了由于高、低压系统出现漏电,而导致低压大面积停电的事故。
6、对于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供电供风方式存在的问题,我矿已经全部采用了PLC控制的集成控制自动切换开关,完全能保证运行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风机能立即起动,确保了掘进工作面通风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不存在风机切换过程中造成风筒损坏,接头脱落、裤衩吹破,漏风现象。
7、我矿自2006年年底井下局扇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杜绝了由于运行风机停转而造成的瓦斯超限现象。
8、我矿现已对综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进行了重新设计更换,更换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单电机拖动,即使在满载的情况下,容量也有富余,不存因电机过载、过热而造成电机绕组烧损等现象。
9、矿井运输系统:关于主井皮带人、煤混运问题。已列入公司专项进行改造。对主井绞车的改造目前公司设计院正在设计,计划加大主井人车的运输量并对主井绞车电气和机械部分进行全面改造。对主井皮带电控部分改造公司已批准,目前正在根据公司设计院的设计定货,准备尽快实施。为确保安全,目前采取了如下措施:严格执行《主井皮带乘人管理规定》,对主井皮带定时定点运行,运煤和运人时间完全分开,同时对主井皮带乘人全线加装拉线保护,确保能在任意点紧急停机,并加强对断带、跑偏、乘人越位、重锤等各项保护的管理,做到班班进行专人检查,确保动作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