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得到;图案(3)的基本图案是一对小红果,经过平移得到。
B类: 略
教材第36页“练一练”
略
练习三。(教材第37~38页)
1.对有关图形的运动进行回顾与整理,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图形的旋转与平移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课件。
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并且明白了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交流。
师: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以下网络图。 知识结构: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同学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明确了旋转的意义、方法以及旋转后图形的特征。 生2:掌握了设计图形的基本方法。
练 习 三
本节课把平移、旋转等图形的运动方式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从运动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生活结合,实现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或旋转后的图形,使学生加深对图形变换的认识,提高动手能力,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提供了平台。
3.让学生尝试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创造美、展示美,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得到,这样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A 类
1.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 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 )的位置。 2.移一移,说一说。
图(1)向( )平移了( )格,图(2)向( )平移了( )格,图(3)向( )平移了( )格。
(考查知识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力要求:会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解决问题,会描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B 类
利用平移和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
(考查知识点: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和旋转的意义;能力要求:会根据图形的平移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