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019-2020学年度地理选修6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人教版复习巩固六十四
第1题【单选题】
某国20世纪后期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回收做混合肥料不会造成水源污染 B、回收利用是目前较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C、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D、填埋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上图显示该国( )
A、20世纪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
B、20世纪90年代的垃圾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量没有增长 D、20世纪90年代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增长速度最快
1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 )
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B、提高了复种指数 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D、保护了土壤肥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 )
2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 ②“三北”防护林
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 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 A、①② B、②③ C、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不足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在这里建起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使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80%,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3 / 15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简述塞罕坝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答案】:无 【解析】:
第5题【综合题】
4 /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