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19届复习备考策略
一、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1、总体分析
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继续保持一贯的风格,保持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扣考纲,注重基础,坚持化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立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试卷的科学性和人文内涵。
试卷在维持平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难度适当,信度和效度较好,区分度比较合理,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和高考化学江苏卷“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试卷结构与前几年基本一致,难度适中,保持“稳中求新、回归教材、关注素养”的基本命题理念。
今年的试卷内容依据课标、立足课本,试题情境基于实践、贴近应用,设问立意科学、指向明确,考生能在考试中很好地展示自己的学科能力。
试卷中出现了大量高中教材的内容,如灼烧、过滤、萃取、离子的检验等实验操作,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酸碱滴定曲线、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图像表示,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化学基本原理。试题“依据课标,回归教材”,既保证了试卷平稳和学生考试的适应性,又纠正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重教辅轻教材,重习题训练轻方法引导”的倾向,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切实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培育,关注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育,关注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培育。 2、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具体分析 (1)试卷结构
今年试卷继承了近几年的成功经验,坚持稳定为主,试卷结构、各部分题型在总体布局和数量上没有大的变动。但试题素材的选取、信息的呈现方式、考查情境和设问角度等方面有所创新。整张试卷设计紧紧围绕信息素养和化学能力的考查,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命题指向,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发挥了高考试题对中学化学教育的良好导向作用和指导功能。
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共21小题,满分120分,包括单项选择题10小题20分,不定项选择题5小题20分,非选择题6小题80分。考试说明中要求必考部分占比90%,选考部分(第21题)占比10%。必考部分内容比例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约30%,元素及其化合物约20%,有机化学基础约17%,化学实验约20%,化学计算约13%。其试卷知识点分布见表1,符合考试说明
1
中所规定的内容及比例。
表1 201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不同知识块的试题分布与分值 知识块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元素及其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 选考内容 (2)试题特点
① 以核心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真实问题为情境,考查化学学科能力与基本观念。这些特点从下面表2、表3中可见一斑。
表2 201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试题考查能力和素养指向
题号 1 2 3 4 考查内容 化学与社会 化学用语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能力 实验装置与基本实5 验操作 6 7 物质的化学性质 离子方程式判断 断、转化运用能力 元素“位-构-性”关系的思想,元素8 元素周期律 周期律的应用能力 物质是能够发生转化和物质的转化9 物质的转化 是有条件的观念 10
题号 1、2、4、7、8、10、13、14、15、16、18、19、20 3、6、9、16、19、20 11、17、 5、12、19 18、20 21A或21B 分值 40 18 19 17 8 12 化学能力与基本观念 环保意识,守恒观 化学符号的识别与应用 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物质及其变化是有条件的观点,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宏观辨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微观探析 化学实验装置的识别与应用能力,化科学探究 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转化观 守恒观、微粒观,化学语言的识别判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变化观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 基本反应原理 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观念,应用化学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11 质 12 实验方案的设计 法的应用能力,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 13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14 浓度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15 学平衡 16 元素化合物的转化 问题解决能力 化学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有机17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 化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化学计算能力、化学18 化学计算 结论表达能力 观察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实19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 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分析、归纳、20 化学基本原理综合 推理的思维能力 物质结构性质观,化学模型建构和应21A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用能力 实验原理应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21B 实验化学 实验结果评价能力 ② 以实验和应用为导向,体现学科特色与价值。建构结构化的化学知识、提升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可有效培育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表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的命制继续保持试题“情境的真实性和应用性”特点,将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考查置于真实的、具有应用背景的化学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知识。这既能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引导中学化
3
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构的思想 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原理与实验方科学探究、证据推理 能量观、变化观、平衡观等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宏微结合、变化观念与电荷守恒、元素守恒、思维的全面性 平衡思想、证据推理 化学平衡观和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平衡思想、证据推理 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化学语言能力,化学变化观念、证据推理 变化观念、证据推理 变化观念、证据推理 科学探究、证据推理 证据推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
学教育重视化学的应用性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化学成果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解的化学学科价值观和素养。
表3 201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试题应用性情景案例
题号 3 5 10 11 16 17 18 19 20 21A 化学学科知识应用案例 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CaO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从海带中提取碘 氢氧燃料电池、淀粉水解 光学树脂的合成 以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 丹参醇的合成路线 碱式硫酸铝的制备 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 多种角度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 臭氧(O3)在[Fe(H2O)6]2+催化下将烟气中的SO2、NOx氧化为SO4和NO3 2??③ 试题以不同的呈现形式,考察学生对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2018年江苏化学卷中既有化学独特的符号和用语,又有通用的流程表示;既有化学实验装置图,也有化学原理示意图;既有表格数据,也有图形数据(见表4)。 表4 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的“多元呈现形式”案例 呈现形式 题号及主要内容 2:核素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 21(A):电子排布式,[Fe(NO)(H2O)5]2+结构示意图 9:流程形式的物质间转化关系 化学用语和化11:某些有机物的键线式 学符号 14: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 7、15、16(1)、19、20:各类反应方程式(可逆反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装置图
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装置图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