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高校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抒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从高校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教育对策,从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调节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就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旨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教育;疏导;对策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除了能够在学海遨游,汲取知识和掌握本领以,完善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是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就高校学生诸多心理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抽样调查显示,约90%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惑,其中认为经常有困扰的约占1/4,认为偶尔有困扰的占1/3。大学生群体,他们看似轻松,实则压力很大,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四方面的压力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年轻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多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也有少量是程度深浅不一的心理障碍。前者主要指心理上对环境、学业、独立生活、人际及异性交往等认识、适应、控制等方面产生的差异和问题。 二、浅析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了解,在工作中总结发现,当前大学生群体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学业问题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调查反映,有近70%的新生和50%以上的老生会感到学习难度大,动力不足。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多人在勤奋学习,但没仔细考虑学习目的,面对就业和人才市场压力,有压力,没动力,提不起精力。三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占比并不大,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负性情绪却很常见,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等,自我约束力、自制力弱的学生,易因为学习成绩持续下滑而感到很自卑、压抑。四是学习动机功利化。社会的现实、功利一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使一些学生过度重视市场需求,忽视了对基础、专业的课程学习,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