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总体合理性 ---- 具体审计目标可分为两类:一是总体合理性目标(目的评价重要的错报漏报),二是其他具体目标(目的收集相关证据)。 1真实性 ---- 所列余额真实。……………………存在或发生 2完整性 ---- 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完整性 3所有权 ---- 所列金额确属公司所有。…………权利和义务 4估价 ---- 所列金额均经过正确估价和计算。…估价或分摊
5截止 ---- 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当的期间。…估价或分摊 6机械准确性。…………………………………………………估价或分摊 7披露----报表中适当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表达与披露 8分类---- 所列金额的分类适当。…………………………表达与披露
2001年CPA审计简答3、表列示了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其中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应收账款相关审计目标。请根据认定、一般审计目标和报表项目具体审计目标的相互关系,在答题卷所附表格的适当位置填列: (1)与一般审计目标正确对应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
(2)与一般审计目标正确对应的应收账款各相关审计目标的英文大写字母。 一般审计目标 总体合理性 真 实 性 完 整 性 所 有 权 估 价 截 止 机械准确性 披 露 分 类 解答提示: 管理当局认定 存在和发生 完整性 一般审计目标 总体合理性 真实性 完整性 应收账款相关审计目标 B H F 应收账款相关审计目标 A 应收账款以其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B 应收账款的增减与公司销售业务和回款进度存在逻辑关系,无迹象表明有重大错报 C 年末销售截止是恰当的 D 应收账款以恰当的按客户名称予以分类 E 应收账款总额余额与各明细账余额合计一致 F 所有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赊销金额已计入应收站款 G 所有应收账款均已按既定的会计政策计提坏帐准备 H 资产负债表日,所有已纪录的应收账款存在 I 所有大额应收账款已通过函证和其他程序被证实属于公司
29
所有权 估价或分摊 估价或分摊 估价或分摊 表达与披露 表达与披露 二、审计证据
所有权 估价 截止 机械准确性 披露 分类 I G C E A D 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所取得的反映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证明文件和资料。它是审计人员据以发表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根据。 (一)审计证据的分类
审计证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一般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按照审计证据的形式,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 (1)实物证据。是指通过实际观察或盘点所取得的,用以证实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证据。实物证据通常是证明实物资产是否存在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实物证据并不能完全证明被审计单位对实物资产拥有所有权,而且实物证据有时还无法对某些资产的价值情况作出判断。
(2)书面证据。是指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各种以书面形式存在的证实经济活动的一类证据。(主要证据)
(3)口头证据。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提问所做的口头答复形成的一类证据。这类证据,一般可能会带有个人成见和片面观点,可靠性较差,证明力较小,但它具有一定的旁证作用。必要时还应获得被询问者的签名确认。
(4)环境证据。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所形成的一类证据。有助于审计人员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所处的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策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2、按照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可分为基本证据和辅助证据
(1)基本证据。是指能够用来直接证实被审事项的重要证据。它具有较强的证明力,是审计证据的主要部分。所以,也称主证。例如实物证据、书面证据,都属于基本证据。
(2)辅助证据。是指对基本证据起辅助证明作用的证据。它是用来从旁证明被审事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证据。所以,也称旁证或佐证。
3、按照审计证据的来源,可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注意:1区别内容2证明力强弱不同。)
30
(1)外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一般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外部证据又可分为:a.直接递交的外部证据;b.被审单位持有并提交的外部证据;
(2)内部证据:由被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当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得到印证时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或者在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较为健全的情况下,内部证据的可靠程度也是较高的。 (二)审计证据的特点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特点。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它是审计人员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是对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人员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只有与审计目标相关联,审计证据才具有证明力,才能用来证明或否定被审计单位认定的事项。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对审计证据反映客观事实程度的衡量。审计证据因受其来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可靠性。一般来说,审计证据的可靠程度通常可参照下述标准进行
判断: a.书面证据比口头证据可靠; b.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已获独立的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比未获独立的第三者确认的内部证据可靠; c.审计人员自行获得的审计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征据可靠; d.内部控制较好时的内部证据比内部控制较差时的内部证据可靠; e.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当审计证据的相关和可靠程度较高时,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较少;反之,所需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多。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可以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但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
31
审计程序的理由。
例题推荐:注册会计师在对A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度具有严重缺陷,在此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是否能依赖下列证据:(1)销货发票副本;(2)实物证据;(3)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4)分析性复核。
解答提示:(1)不能依赖。销货发票副本属于内部证据。当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严重缺陷情况下,内部证据的可靠性是较低的。但如果内部证据在被审计单位以外流转并得到确认其可靠程度也是较高的。
(2)可以依赖。实物证据是审计人员亲自参与和监督盘点得到的证据。因此它的可靠程度也是较高的。
(3)不能依赖。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说是一种可靠性较低的内部证据。在内部控制有严重缺陷的情况下他的可靠性是较低的。
(4)可以依赖。分析性复核就是通过一些趋势、比率等分析以发现会计资料中的异常变动,在内部控制具有严重缺陷的条件下这种异常波动将更为突出,从而确定审计重点。
例题推荐:分析下列每组证据中哪项证据更为可靠,为什么?(1)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与律师声明书;(2)审计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与客户自编的存货盘点表
解答提示:(1)律师声明书比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可靠。律师声明书有被审计单位以外独立的律师提供的外部证据,比被审计单位自己提供的管理当局声明书这种内部证据可靠。
(2)审计人员盘点的存货记录比客户自编的存货盘点表可靠。审计人员通过盘点等方式取得的第一手审计证据(外部证据)比经由他人转手得来的审计证据更为可靠。(内部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综合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的依据,因此对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综合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
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鉴定主要包括对审计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的鉴定。审计证据的取舍标准有:(l)金额的大小;(2)问题性质的严重程度。 例题推荐: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相关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调查所获取的证据属于(D)。 A.内部证据 B.基本证据 C.书面证据 D.环境证据 2.下列各项,不属于书面证据的是(B)。
A.销售发票 B.成本核算制度 C.会计报表 D.管理当局声明书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