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以立身 学而创新
教 案
课题: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授课班级 [来学[来源学+科+网] 课 时 知识 教 学 目 的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意义3、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1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强弱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3、电离平衡的特征: (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2) 等--V电离=V结合≠ 0 (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① 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 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③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化学选修四教案 1 / 7
1、CH3COOH CH3COO+H -+德以立身 学而创新 三、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示方法:AB A++B- -K电离c(A?)?c(B-) ?c(AB)3、同一弱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发生浓度变化时,其电离常数不变。 4、K值只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电离常数越大。 5、同一温度下,不同种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6、多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K1>K2>K3,其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 电解质概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念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全部或部分电离离子或分子与离子共存离子化合物、少量共价化合物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不直接电离溶质分子极性键结合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电离特点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结构特点实例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 通过教科书40页实验3-1: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不一定相同。 [板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3.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 [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化学选修四教案 2 / 7
德以立身 学而创新 强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强碱、强酸、大部分盐不可逆、完全电离只有离子H2SO4、NaOH、Na2SO4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可逆、部分电离有离子、也有分子NH3·H2O、CH3COOH、HF、H2S等物质类别电离过程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实例 [思考与交流]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 [科学探究]实验:用两支试管分别取0.1 mol/L的盐酸溶液和0.1mol/L的醋酸溶液各5 mL,测其溶液的pH [科学探究]实验:取上述盛有剩余溶液的两支试管,在盛有盐酸的试管内加入0.5克NaCl 晶体,在盛有醋酸的试管内加入0.5克CH3COONa 晶体,充分振荡后,测其溶液的pH 现象:在盛盐酸的试管中加入NaCl晶体,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在盛醋酸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H3COONa晶体,溶液的pH明显变大 结论:由于c(CH3COO)增大,导致pH明显变大,即c(H)明显减小,所以醋酸分子电离为离子的过程是可逆的。 [讲]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其电离程度可以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弱电解质的电离也与可逆的化学反应一样,它的两种相反的变化趋势最终会达到平衡。即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其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弱电解质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这就是电离平衡。 [板书]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板书]1。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讲]在醋酸电离成离子的同时,离子又在重新结合成分子。当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时,就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的建立过程,同样可以用速率—时间图来描述。 [板书] ―+化学选修四教案 3 / 7
德以立身 学而创新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状态建立示意图 [讲]请同学们根据上图的特点,结合化学平衡,说一下电离平衡的特征。 前提:弱电解质的电离;①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②动态平衡,即达电离平衡时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反应并没有停止;③达电离平衡时,离子和分子共存,其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④指电离平衡也是一定条件下的平衡,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 [板书]2、电离平衡的特征: (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2) 等--V电离=V结合≠ 0 (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问]哪些条件改变可引起化学平衡移动? 如:在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几种情况能否引起电离平衡移动?+-向哪个方向移动?①加NH4Cl固体 ②加NaOH溶液 ③加HCl ④加CH3COOH溶液 ⑤加热 ⑥加水 ⑦加压 [答案]①逆向移动 ②逆向移动 ③正向移动 ④正向移动 ⑤正向移动 ⑥正向移动 ⑦不移动 [讲]加水时,会使单位体积内NH3·H2O分子、NH4、OH粒子数均减少,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会向粒子数增多的方向,即正向移动。但此时溶液中的NH4及OH浓度与原平衡相比却减小了,这是为什么呢?请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说明。因为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只会“减弱”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不能“消除”。 [板书]3、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讲]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因此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将增大。 [板书](2) 外因: ① 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化学选修四教案 4 / 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