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头蜈蚣养殖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5: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金头蜈蚣养殖技术

1. 温度的要求:从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的金头蜈蚣,生长50天左右时便先后开始脱皮,此时对幼苗较理想的脱皮场地,应为生态立体养殖模式,也就是玻璃池和养殖床、土壤、植物相结合的养殖方式,生活在这种方式内的金头蜈蚣幼苗脱皮较为理想,生长明显加快,抗病能力增强,经过人工驯养的人工养殖的金头蜈蚣传出的幼苗几乎不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这时饲养场地的温湿度是管控关键。

2. 适宜的湿度:金头蜈蚣幼苗脱皮期间,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与空气湿度要对比,应比大龄的蜈蚣稍高一些,特别是在脱皮阶段,幼苗更需要一定的湿度得以顺利的脱皮。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应在用手握起可成团落下可散开为宜。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5%~80%之间即可。如果不好控制的天气可开窗开门通风,或者注重阴雨天的湿度控制,阴天要注意不要随意的增加湿度,大晴天时不要随意的任由干燥。

3. 饲料多样化。在金头蜈蚣幼苗脱皮前,应投喂充足多的食物,不能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能投放变质或者已经受污染的食物。食物的多样化:在脱皮前的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单一化,这样才能满足其脱皮时的营养均衡和生理需要。这段时间可投的饲料有:给类小昆虫如:蜘蛛、蝇蚯、土元、蟋蟀、蝗虫、米蛾等。也可用:动物内脏和鱼虾、动物肉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和激素,不同的营养和激素对金头蜈蚣幼苗的脱皮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4. 养殖密度:金头蜈蚣脱皮期间,放养密度不能过于小或者过于大,密度过小人工管理不方便,投放食物不均匀导致幼苗进食不方便而营养不良。密度过大管理也会带来麻烦,容易造成争抢食物和堆成比较大的团,而影响消毒预防和活动空间不足而产生霉菌感染或者生长缓慢。杜场长的实验证明生长速度快、脱皮死亡率低,养殖密度为每立方米投放5000-10000条左右为宜,根据养殖者经验与能力不同而不同。

5. 精心管理:金头蜈蚣幼苗脱皮前一个星期已经不再吃食了,这时应把食物更换为蝇蛆、米蛾、蜘蛛等小昆虫等。

搜索更多关于: 金头蜈蚣养殖技术 的文档
金头蜈蚣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66m4g3pj3qhtz4wh2h1h1yk7phhy00sk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