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铁块压成铁片,它的密度变小了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C.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D.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2.A、B、C 三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 三种 物质的密度 ρ A、 ρB、 ρ C 和水的密度 ρ 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ρ A>ρ B>ρ C,且ρ A<ρ 水 B.ρ A>ρ B>ρ C,且ρ A>ρ 水 C.ρ A<ρ B<ρ C,且ρ A>ρ 水 D.ρ A<ρ B<ρ C,且ρ A<ρ水
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θ角度,则此时
A.入射角为2θ
B.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θ 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θ
4.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9cm D.20cm
5.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 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B.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9.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说法正确的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发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1.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
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密度,从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
1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图中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晶状体的焦距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身高为170cm的同学距平面镜3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________ m,像的高度为________ m,当他以1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_________m/s的速度向他走来,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1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四次测量得结果如下:L1=1.41m,L2=1.42m,L3=1.31m,L4=1.43m。分析数据,小明同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三、计算题
17.判断某汽车零件(铁)是否为空心,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测出一个装满水的烧杯的质量为300g,放入该零件后,溢出10g水,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369g(铁的密度约ρ铁=7.9×103kg/m3),求: (1)该零件的体积? (2)该零件的质量?
(3)通过计算说明该零件是否为空心?
(4)该零件全部采用新材料制作后,零件的质量减少了20g,求:该新材料的密度?
18.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
王小兵 刘磊 周伟 20m 80m 100m 2.3s 2.4s 8.4s 8.3s 12.2s 11.8s 2.5s 8.4s 11.4s (1)王小兵在0?2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2)刘磊在20?8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3)赛后,周伟赛道的终点计时员发现自己是听见发令枪后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请计算说明周伟百米赛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传播需要的时间,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边两位)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知道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 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0.小雨利用一个空的半球形的果冻盒装了一定量的水来做凸透镜 成像实验,如右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果冻盒的前面,在 另一侧的白纸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地像,说明蜡烛在这个凸透镜的_____(选填:“2 倍焦距外”、“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或“1 倍焦距内”)位置;如 图,若小雨沿 AB 方向捏一下果冻盒,白纸上没有清晰的像了,白纸应向_____(选填 “靠 近蜡烛方向”或“远离蜡烛方向”)移动才能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白纸则应在果冻 盒前放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白纸才能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
21.小阳用图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他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如图甲)和玻璃(如图乙)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