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安装“Π”形膨胀弯管时,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预拉伸或压缩,其冷拉(冷压)量等于两固定支架间直管段膨胀量或收缩量的二分之一,如下图所示。冷拉或冷压量应符合设计或计算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热管道宜取正偏差,冷管道宜取负偏差。
⑥冷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拉管器安装在二个待焊的接口上,同时收紧两个拉管器上的螺栓,将补偿器拉开直到管子接口对齐,接口点焊之后再拆掉拉管器,松开突出臂中间的管架,拉管器如下图所示;另一种是用两个倒链来拉或
用一个千斤顶将补偿器的两长臂撑开,直到管子接口对齐后再施焊。如下图所示。
? 波形补偿器安装:
① 补偿器的型号、规格、材质、补偿量及其配套支架均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② 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预拉伸(或压缩),沿圆周检查,受力均匀,变形量一致,其偏差应小于5毫米。
③ 波形补偿器内套有焊缝的一端,在水平管道上迎介质流向安装;在铅垂管道上置于上部。
④ 补偿器与管道保持同轴性,不得倾斜或错位。
⑤ 严禁用补偿器来调整管道安装的偏差,以免影响补偿器的正常功能。 ⑥ 严禁使补偿器受到电焊的电弧擦伤或其他机械损伤,也不得使焊渣飞溅到波壳上。
⑦ 安装波形补偿器时,按设计文件和产品说明书要求预拉伸(压缩)后,
设置临时固定支撑,待管道正式固定后予以拆除;同时将限位装置调整到规定位置,确保有充分的补偿能力。
⑧ 波形补偿器的临时支撑拆除后,只允许承受轴向力,不允许横向受力。 ⑨ 波形补偿器的保护螺栓在预拉前不得拆除,在预拉时相应松开或拆除,使之协调。
? 补偿器安装一般采用整体就位,吊装过程中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 在捆绑绳扣时,应准确掌握补偿器的重心,保持就位时有正确的方位。 ② 所有补偿器在安装前要有可靠的加固措施,对“Π”形补偿器至少两个方向的定位。
③ 对波形补偿器严禁将捆绑绳直接捆系在波峰、波谷处或两端的直管段上,而要再加固支撑并用木板垫好后,捆系在垫板上。
.1.5.5 支、吊架安装
? 管道安装时,同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要正确,安装要牢固,管子与支承面接触良好。
? 无热位移管道的管道吊架,其吊杆垂直安装。有热位移管道的管道吊架,其吊点在位移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1/2偏位安装。
? 固定支架和限位支架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固定支架在补偿装置预拉伸或预压缩前固定。
? 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且隔热层不得妨碍其位移。
? 弹簧支吊架的弹簧高度,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调整。弹簧支架的限位板,在试车前拆除。
? 保温管线的支架,在安装结束后的冷态状态下,现场焊接在管线支架中心的位置。
① 保温管托、固定支架、导向支架、保温支撑圈及其他附件在管道热处理前焊接完毕。
② 在管线支吊架组装焊接前,将支吊架上的螺栓孔、呼吸孔钻出,严禁使用气焊割孔。
? 支架安装以设备侧为始端有序进行,以减少可能产生的附加应力。 ? 管道安装时,一般不使用临时支、吊架。当使用临时支、吊架时,不得将其焊在管道上。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及时更换成正式支、吊架。
? 管道完毕后,按设计文件逐个核对、确认支、吊架的形式和位置。
.1.5.6 静电接地安装
管道静电接地的安装在工艺系统配管全部完成后进行:
?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管道,各段间应导电良好。当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大于0.03Ω时,有导线跨接。
? 焊接式接地极在管托、支架处设计规定的部位焊接,不允许再裸管上焊接。
? 用作静电接地的材料或部件,安装前不得刷油。导电接触面必须除锈并连接可靠。
? 有静电接地要求的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或接地引线应采用不锈钢板过渡,不得与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
? 管道的静电接地安装完毕测试合格后,应及时填写管道静电接地测试记录。
.1.5.7 热力管道的安装
〔1〕热力管道安装时均应设有坡度,一般室外为0.002,室内为0.003,蒸汽管道的坡度最好与介质流向相同,以避免噪声。每段管道的最低点要设排水装置,最高点应设放气装置。
〔2〕水平管道的变径宜采用偏心大小头。安装时应使管底平直,以利排水。 〔3〕蒸汽支管应从主管的上方或两侧接出,以免冷凝水流入支管。但连接排水装置和疏水装置的支管应从主管的下方接出,以利于冷凝水的排除。
〔4〕不同压力或不同介质的疏水管,排水管不能接入同一排水干管。
.1.6 最终检验阶段
已安装完善的管道系统在最终检验前,对所有安装项目进行一次审查,合格确认后方可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