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06: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选文档-----------------

克里斯泰勒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如零售、批发、金融、企业、管理、行政、专业服务、文教娱乐等。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这样,高级中心地才有可能提供高档货物和服务,称之为:“高级中心地功能”,低级中心地则没有这种功能。根据是否提供高档货物和服务,可以决定某一中心地在中心地系统中的位置。

所以,中心地理论可以用来说明一个区域或国家内的城市等级极其空间分布形态。同时,该理论还认为,中心地的发展取决于中心地功能的专门化,而中心地的发展速度则取决于其腹地对中心性商品和服务需求量增长的快慢。因此,中心地学说也可用来说明个别城市的发展。但是,由于克里斯泰勒的理论并非现实的归纳,难免与现实差距甚大。 17、请你谈谈影响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显示出的继承性、综合性、动态性、内聚性、扩张性等特征说明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1、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方针与政策上。

·城市规划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其核心是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的规模和空间结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决策决定了城市整体层面上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土地配置的合理程度、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设的总体容量控制标准等。而城市局部的地块使用功能、开发强度和环境控制等取决于具体的规划控制要求。政府在某一时期内实施的城市建设发展方针与政

可编辑

-------------精选文档-----------------

策,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西方大城市的城市中心复兴计划是典型的政府干预促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例子。

2、土地价格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区位地价级差是导致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之一,土地价格的分级体系决定了商贸、居住、工业等功能用地的布局。

·无论从一百多前杜能的土地标租学说和马克思的地租本质及划分理论,还是从现代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特征来看,土地价格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地价格直接关系到城市各组成要素的空间区位分布及组合规律。如前所述的三大经典模式,无一不秉承了地租理论。

·观察现实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确实是不同性质的用地差价是普遍存在且差别很大。一般来说,金融、商业类用地地价最高,住宅次之,工业最低。

·土地价格的分级体系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层次上,房地产价格总体水平和不同土地等级间价格差异幅度决定了商贸、居住、工业等功能用地的聚散程度,即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及用地功能混合情况 ·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结节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焦作用,这些具有聚焦性能的特殊地段称为结节点)、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和交通便捷性的空间分异与地价的空间结构互为影响。 3、社会结构、人文类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现实的城市空间结构物化形态沉淀着历史、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人文类型的印迹,它的演变既呈现出物质生产统一性所决定的一系列共同性特征,更表现出由于历史、社会结构以及人文类型等的多样性所塑造的相异性特征。这一点可以在世界不同的洲际区域,不同的种族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人文类型背景下,充分显现出的各具特色、差异明显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得以证实。如拉丁美洲。

?

(1)、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的建立。

可编辑

-------------精选文档-----------------

? ? ? ?

(2)、行政划拨、无偿使用的城市土地使用管理制度。 (3)、独特的经济发展战略。 (4)、独特的城市发展战略。 (5)、独特的单位社会。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显现出以下这些特点:

? ? ? ? ?

第一,功能分区明确的新区与功能混杂的旧区并存。 第二,城市用地扩展由快速增长进入缓慢扩展。

第三,以商业零售、行政办公为主,兼具居住、工业等多种功能的混合市中心。 第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占据支配地位的工业布局。

第五,居住社会阶层分化消失,以单位为基本组织单元的居住模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城市空间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计划经济的中央集权体制逐步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这种制度的变迁中,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方面,各种资源的空间流动和聚集不再由政府发动,而开始转为由企业和个人根据其经济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市场自主选择。聚集效应和地租的差别成为居民和企业选址中考虑的重要经济因素。

另一方面,体制转轨时期,改革的不完善,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能力仍然很强。两种力量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力量大小不断变化,共同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

·首先,是随着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城市地域扩展迅速。 ·第二,是城市中心区商务功能加强。

可编辑

-------------精选文档-----------------

·第三,随着大城市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土地有偿使用的改革,工业中不同行业、企业开始按效益情况自觉地调整区位,工业活动由市中心区向外延伸的趋势由弱变强,工业用地在大中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逐渐改观。

·第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居民在具有了住房空间选择权后,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选择居住空间 18、城市的本质和产生的根源及现代城市的特征是什么?

1所谓城市的本质,是指城市本身具有的最基本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着城市其他的特性,也决定着城市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规律。

2 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1、比较利益

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原动力,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如果各国(人)专门生产和出口其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会从贸易中获利。” 2、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 3、聚集经济

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或活动选址接近另一个企业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 城市形成的社会基础—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19、城市发展的市场因素 讲义第二章:

一、城市发展的市场因素 (一)、比较优势 1、贸易和交通成本

比较优势会导致贸易,贸易只有在交通成本相对于生产力差别比较小时才有利可图。

可编辑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的文档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hi26d42w77t6k14pg60zn011onzd01afo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