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9 7:03: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开 题 报 告

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直接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迫使基础教育必须做出变革。为了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现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与同年9月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于2004年9月率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进行实验。按照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经河南省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2008年9月河南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如今已有

三年,高中生物教师均已参与新教材的使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寻找合适的对策。

目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也将“构建体现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高中生物课程在结构设计上需要着重构建旨在培养具有一般科学素养的公民和未来生物专业人才的课程。相对于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来说,新课程将原来的高中生物课程体系从一本“教学大纲”变成一本厚厚的“课程标准”,教学的实际内容也从原来的3本书(必修1、2和一本选修)变成了6个“模块”的6本书(必修1、2、3和选修1、2、3)。在高中生物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关注和探讨的大多是教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而对于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程中的适应状况,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升状况则关注不足。

课改生物新教材的推出,我们认为新教材在课程理念上实现了突破性变革,即树立新课程标准是为学生提供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随着各地新课改的陆续实施,制约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诸多因素也逐渐浮出水面。实践表明,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乐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受到了现实中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客观条件,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受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也未得到很好的实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许多省、自治区如火如荼的开展,对新课程的问题研究也多如牛毛。从大的方面说,对新课程理念的研究、对课程结构的研究、对课程内容的研究等等;从小的方面来讲,对一个模块的研究、对一个专题的研究、甚至是对某一节课的研究、对某个知识点的研究都有很多。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学者研究的是大的方面,从宏观上调控;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研究的是小的方面,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但这二者之间即专业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足。作为当事者的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状况如何,作为被关注对象的学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新教材中能力的提升状况则没有明确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和原则, 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及该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

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2.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3.新课程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课程结构。 三、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位实践教师在教学中找出该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写出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研究对象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着重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实践,力求对新教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仅熟知教材中优势,而且找到教材中的问题,然后能更好的使用教材。也为其他生物教师提供可行的方案。 (二)课题研究内容

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首先,以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入手,明确该研究的教学内容和材料;其次,参考国内外有关教育的理论,在既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学习、积极与外校高中生物教师沟通,搭建提升的平台,提高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1)教材的编排体系

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按对生物学的认知规律编排,由《分子与细胞》到《遗传与进化》再到《稳态与环境》,但具体到每一册中的某些知识点学生的认知没有跟上。必修一中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知识学习时,学生不具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必修二中遗传规律的计算,学生的数学水平没有达到。 (2)教材中的知识点

无论是教材的必修本还是选修本都存在一些教师不易明白的知识:如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凋亡吗?有顺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吗?为什么核移植时常用去核

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卵母细胞?PCR技术中需要能量吗?而这些知识在教参上也没有明确解释或解释。 (3)教材中的实验问题

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调查类实验共19个。原则上这些实验是要学生做的,但有多少学校具备完善的实验条件;在具备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又有了课时与实验时间的冲突。 2. 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中的对策研究 (1)生物教师的适应状况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被关注和探讨的大多是技术层面上教师该怎么教的问题,而对于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程中的适应状况,却很少有人加以关注。首先,多数生物教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新课程的体系级指导思想,认为高中生物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究式教学方法很有必要,但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尚有差距,很多人仅仅局限于知道新课程“是什么”,但对于“如何做”“为何做”“做了会怎样”等问题还存在诸多顾虑和无所适从,从而表现出对新课程体系的适应困难。其次,新课程虽然倡导积极地、多方面的评价手段,但目前最权威的评价手段仍然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一旦面对高考的指挥棒,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将生物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从而造成了教学评价观念与实际生物教学活动的背道而驰。第三,新课程标准涉及很多最前沿的生物科技知识,无疑增加了新教材的内容和难度。课时不够、实验条件落后则成了生物教师最头痛的问题。

(2)学生能力的提升状况

新课程标准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生物课程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能力”方面又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生物教学中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其着眼点是通过问题的提出、解决,发展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

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iho1yvxf1ujtp7zfr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