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清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容的唱好歌曲《清晨》,感受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
2、了解声乐演唱形式(二)中的重唱、合唱,并为《清晨》设计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演唱《清晨》感受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教学用具: 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感受“晨”境
1、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乐段
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请同学随着音乐用动作告诉我。
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进入《清晨》的情境
1、 请学生说一说早春知更鸟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知更鸟活动的内容,体会情绪 欢快、活泼)
2、 听一听 唱一唱
学生用“啾”随琴哼唱歌曲第一声部
你们知道知更鸟是什么鸟吗?(知更鸟是一种候鸟,是所有鸟类中英国人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鸟,也是英国的国鸟。它因多彩的羽
毛婉转的歌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生随音乐视唱乐谱。请几位好的学生唱,其他学生随着认一认 三、学习第二部分 (!)体验情绪
师: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变得寒冷,到了深秋的黄昏,知更鸟的心情会怎样?
欣赏第二乐段,并学生说一说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在深秋的黄昏,寒风呼啸,美丽得知更鸟歌声变得缠绵,伤感,好像在说:“我们要走了,等明年的春天再见吧”)
(2)讲述知更鸟纤蹝的原因
春天的知更鸟是那么欢快,为什么这时却变得那么伤感呢?(知更鸟是候鸟的一种。由于深秋时分,天气转凉,知更鸟已经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天气越来越冷,而且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所以知更鸟只好飞向温暖的南方过冬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i,它们又会戳那个新飞回来)
(3)学唱高声部
学生随琴视唱歌谱高声部,低声部
低声部学习时要学生先听,找出与第一乐段的区别,再进行视唱 (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歌谱 老师唱第二声部,与高声部学生合唱 老师唱第一声部,与低声部学生合唱
(5)加入歌词进行练习 要求第一段学生的声音要靠前把词吐清楚,第二乐段高声声音要连贯,低声部要轻快活泼。
(6)有感情的演唱
声音的音色,合唱部分声音的和谐与均衡 四、音乐知识
教师在高声部与低声部个请一名学生来演唱《清晨》检查学生是否唱准
讲解音乐知识:
重唱:像这样两人或多人按各自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的叫重唱。
合唱:像前面我们两个组或两个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族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的叫合唱。
活动:请你为《清晨》设计演唱形式
方案1:演唱形式:(重唱)。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
方案2:演唱形式:(合唱)。我们组唱一个声部,邀请另一组同学唱另一声部。
方案3:演唱形式: (独唱) 。我一个人独唱第一个声部。 五、总结
师:清晨是美丽的,我们的歌声更加美丽!今天,同学们把《清晨》这首歌用自己的方式演唱了出来,而且唱得非常动听,愉快的结束了我们这堂音乐课!谢谢同学们的表演,让我们相会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