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4 7:16: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讲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面对经济危机美、德、日三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故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能够认识到在20世纪20年代虽然各国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方面相对稳定,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将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就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这节课在世界近现代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它不仅表现了资本主义国家运行机制调节的过程-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的干预,而且它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等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本课在学习过程中以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给材料、图片,提问题,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总结。同时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视觉直观性,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而经济危机的产生则会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更重要的是认识到造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存在。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四) 教法

本节课是经济史,其中有许多经济名词很难理解,而且课本内容也比较枯燥,很难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时针对不同分环节采用不同的教法。 【谈话法】在导入新课时进行课前提问,是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讲解法】运用其中的解释法针对经济名词进行解释;在运用比较法,比较这次危机和以往的不同,加深对这次危机的记忆。

【讲述法】按照经济危机的发生顺序对其进行叙述似的讲授 【图表示意教学法】用简单的箭头串联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记忆。 (五) 学法

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分析课本内容 (六)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请同学们先回忆一

下: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英国发展缓慢,法国恢复较快,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日本喜半参忧,德国重新崛起)但从总体上看各国都有所发展相对稳定。那请大家思考一下,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学生答)对,不能。那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事情打破了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各国又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新内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一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的原因

先给出一段描述经济危机时农民贫困无力购买商品而资本家确将大量商品销毁的材料,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明白“生产相对过剩”的概念,再针对“生产相对过剩”来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即(1)资本家掌握经济命脉,并且过分追求利润造成贫富差距,使农民越来越贫困无力购买商品,最终限制了消费能力。(2)当时盛行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致使资本家盲目生产,最终导致供需矛盾的尖锐。(具体原因)(3)股票的投机活动,使股价大幅度哄抬进而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最终导致华尔街股票的崩盘引发经济危机。(直接原因)(4)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根本原因)

而对于经济危机的表现,可以通过课本的两幅图片(破产后出售汽车和街头求职)和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在进行回答。 2 经济危机的特点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材料,在进行概括得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范围大、时间长、破坏性大(由学生回答)。老师再进行重点分析

大的危机必然会产生大的影响,接下来讲述经济危机的影响。

3经济危机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中各国人民的大游行、示威和罢工斗争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现象,使学生认识到(1)从局部来讲(2)从整体看

在这样危机四伏的环境下,各国都会采取哪些措施呢?先看第一个国家—美国。

二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

为加深学生理解和感性认识,可以给学生看一组材料和图片—“胡佛村”和“饥饿总统。”引入背景。

另外为加深学生对罗斯福的记忆,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了解,很有必要对罗斯福进行简单地介绍,这可以结合罗斯福在电台演说的插图。 2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对于新政不能单纯只讲内容,还要涉及到新政的目的、特点这有助于学生认清新政的本质,并可以为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新政做铺垫。

(1)目的。(2)特点。 (3)内容。分别分析 a 整顿金融 b 调整工业 c 调整农业 d 积极推进以工代赈。

3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让结合刚学的知识学生先思考“罗斯福新政作为一次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全面改革是否就能彻底根除经济危机呢?”然后强调罗斯新政不会彻底根除经济危机,但是它确实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按照课本内容总结为3点。 教学任务完成,进行最后的小节 【本课小结】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它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而德、日没有这么幸运,它们走上另外了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板书设计】

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 经济危机的原因(生产的相对过剩)

(1)资本家 利润

人民 贫困 限制 具体原因

(2)分期付款、贷款 虚假 矛盾

(3)股票投机 哄抬 不稳定 直接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根本原因

2. 经济危机的特点

(1)范围广 (2)持续时间长 (3)破坏性大

3. 经济危机的影响

(1)局部 (2)整体

二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

2 新政内容

(1)目的:直接、根本

(2)特点:一个前提 国家干预经济

整顿金融

(3)内容 调整工业

调整农业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3 新政的影响

【课后思维拓展】

学习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思考罗斯福新政到底“新”在哪里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pb12d0w22i4cx3qii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