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简单机械知识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4 0:02: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

一、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

量出力臂。

③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F1 F2 l1 O l2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结 构 名称 特 征 省力 动力臂>阻力臂 杠杆 费力 动力臂<阻力臂 杠杆 等臂 动力臂=阻力臂 杠杆 不费力 省距离 不省力 天平,定滑轮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费距离 费力、 手推车、花枝剪刀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省力、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特 点 应用举例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二、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l1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l2 F2 F1

l2 l1 F2 F1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 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

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2、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3、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4、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W有用

(1)公式: η= W

(2)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例如: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W有用 Gh = = η 5、机械效率的测 ① 原 理: W总 FS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1

1

1

1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重力大小和个数多少:

提升同一物体用的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而有用功不变,机械效率就越低。 B、物体的重力大小:

用同一滑能组所提升得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而额外功不变,机械效率就越高。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机械效率相对就低。 D、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斜面 ①W有用=G·h

②W额外=f·S

③W总=F·S=G·h+fS

(2)杠杆 ①W有用=G物·h

②W额外

③W总=F·S

(3)定滑轮竖直方向提升重物(a)

①W有用=Gh

②W额外:摩擦及绳重

③W总=F·S=F·h

搜索更多关于: 简单机械知识点 的文档
简单机械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upkq3wvoz9gaia4884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