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资料
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答案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印度河中下游下渗量大;灌溉水源不足。
解析 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可从水循环的环节分析,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下渗强烈;地表径流不稳定;且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对灌溉水源需求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旱灾多发。
例2 (2017·4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下图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材料二 白灾是在冬季引起牲畜大量死亡的一种气象灾害。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通过发展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最新试题资料 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
分析赤峰市发生白灾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定居后牧业抗灾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
答案 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覆盖草场时间长。 饲草储藏增多;圈舍对牲畜的防护增强。 解析 “白灾”是雪灾,题目材料二已经提供材料;“灾”的含义,即造成的危害大。抗灾能力包括牧业对草地资源依赖性变化、冬季饲料储备情况、牲畜棚舍建设情况、当地居民的抗灾意识和救灾能力等方面。
例3 (2017·4月浙江选考)读“重庆市示意图”,完成下题。
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说出该市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答案 人口密集区;河流交汇处,铁路枢纽处;大规模商品集散地。
解析 城镇空间布局,强调城镇“区位特点”,即城镇分布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城镇与人口、交通(河流、铁路、公路等)、商品集散(商业贸易)的关系。而城镇分布特点更强调“位置、疏密”等。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题。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最新试题资料 1.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2.(2017·浙江温州选考模拟)位于黄土高原的罗玉沟流域,在1987~2010年期间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年输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流域内聚落规模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土质疏松 C.河网密布 D.气候多样 答案 A
解析 该流域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不利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
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地带,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城镇与交通线分布图”和“甲地段公路线路照片图”。据此完成3~4题。
3.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内的交通线分布特点是( ) A.线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环状分布 D.网状分布
4.甲地段公路线分布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降水多 B.水源短缺,近水源 C.土壤肥沃,梯田多 D.地势较高,坡度大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塔里木盆地深居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盆地内部沙漠广布,周围高山环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最新试题资料 绕,冰川连绵,盆地周围的山前多冲积扇,冲积扇可成为典型的绿洲农业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形成村镇和城市,因而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第4题,图中甲地段地处天山深处,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在山区陡坡上公路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弯曲。
(2018·浙江嘉兴教学测试)读“兰州市及周边地区卫星图”,完成第5题。
5.影响兰州城区形态呈东西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河流C.气候D.交通 答案 A
6.(2018·浙江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月考)2016年11月14日新西兰南岛中部地区发生7.5级地震。按自然灾害的性质分,地震属于 (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答案 A
(2017·浙江选考模拟)2016年7月,武汉大水围城,洪灾严重,然而武汉的地貌也是洪水“造就”的。读图完成7~8题。
7.武汉此次洪灾的诱灾原因主要是( ) A.海水顶托作用 B.春季台风带来的暴雨 C.下游植被破坏 D.雨带稳定地维持数日
8.武汉的地貌也是洪水“造就”的,这说明武汉地貌形成与下列选项相关性最大的是( ) A.内力抬升 B.河道变窄 C.流速减慢 D.湖泊众多
欢迎下载这些资料库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