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景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成绩
一、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 A.鱼 B.病毒 C.蘑菇 D.珊瑚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触目惊心 B.电闪雷鸣 C.沐猴而冠 D.雨后春笋 3.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 A.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B.生物的发育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的生长
4.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 B. 无机盐 C. 光 D.空气 5.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6.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 )
A.一个池塘 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 C.一片森林 D.一块农田 7.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 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⑥①②③④⑤ 8.下列属于科学探究的方法是:( )
A.观察 B.调查 C.收集和分析资料 D.ABC都属于 9.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修改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10.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分解者:( ) A.灵芝 B.枯草杆菌 C.青蛙 D.蘑菇
11.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杂草和水稻的关系是:( )
七年级生物科试卷 第1页,共4页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12.下列那项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 ) A.连续干旱 B.农药使用不当
C.酸雨的危害 D.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大量繁殖
13.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段,海拔5000多米,风大且频,气温很低,这里的松树都匍匐
在地面,称为“爬地松”。影响这种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空气 D.风 1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15.《说苑?正谏》中有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 )
A. 蝉→螳螂→黄雀 B. 露水→蝉→螳螂→黄雀
C. 树→蝉→螳螂→黄雀 D. 黄雀→螳螂→蝉
16.“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7. 如果你想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 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
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食物 B.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食物 C. 宠物猫、电脑、光盘 D. 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18. 把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 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 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
经过16天, 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 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 这种现象属于:( ) A. 合作 B. 捕食 C. 竞争 D. 寄生 19.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阳光 → 草 → 兔 → 狐 B.草 → 狐 → 兔 C.鹰 → 蛇 → 鼠 → 草 D.草 → 鼠 → 鹰 20.下列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 B.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21.下列食物中,不是来源生物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鸡蛋 D.水果
七年级生物科科试卷 第2页,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