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腹壁肌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
注:a.腹白线:腹底壁正中线上的白色纤维索,由剑状软骨一直到耻前腱,由腹内斜肌、腹外斜肌与腹横肌腱膜交织而成,中部有脐的痕迹。
b.腹股沟管:位于耻前腱的两侧,由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裂隙。管的内口通腹腔,称腹环,外口通皮下,称为皮下环。公畜管内容纳精索、总鞘膜、提睾肌和脉管和神经器官。母畜仅供血管和神经通过。
c.项韧带:位于枕骨后方、颈椎背侧及前3-4个胸椎棘突之间的正中矢状面处、由弹性组织构成的黄色强韧带,可分为索状部和板状部。
第四节 四肢肌肉
一、前肢主要肌肉
1.肩带肌: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臂头肌、下锯肌、胸肌、肩胛横突肌(马无)。臂头肌构成颈静脉沟的上界。
2.臂部肌:伸肌组(臂三头肌、前臂筋膜张肌)、屈肌组(臂二头肌、臂肌)。 二、后肢的主要肌肉
1.臀部肌:由臀浅肌(牛、羊无此肌)、臀中肌、臀深肌组成。臀部可作为肌肉注射部位。
2.股部肌:股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内收肌、缝降肌。 三、小腿跖侧肌 1.腓肠肌
2.跟总腱:腓肠肌以及附着于跟结节的趾浅屈肌腱、股二头肌腱和半腱肌腱合成一粗而坚硬的腱索。
第五单元 被皮系统
第一节 皮 肤
一.分层:由浅到深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1、表皮:无血管和淋巴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2、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皮肤中最厚的一层,皮革为真皮鞣制而成,临床上进行皮内注射就是把药液注入真皮层内。
9
3、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又称浅筋膜。马、牛、羊颈侧部的皮下组织较发达,是常用的皮下注射部位。
二、皮肤衍生物:蹄、枕、角、毛、皮肤腺(汗腺、皮脂腺、乳腺)。
第二节 乳 房
一、牛乳房
1.位臵及形态:位于两股部之间,呈倒臵的圆锥状。表面有乳房纵沟(将乳房分为左右两部分)及横沟(将每一部分又分为前后两部分),因此牛有四个乳房。
2.结构:分为基底部、体部、乳头部。其中体部由外至内依次为皮肤、筋膜、实质。实质由深筋膜分成许多腺叶。实质部包括:分泌部(由腺泡和分泌小管构成);导管部:依次为小输乳管→大输乳管→乳道→乳池→乳头管,向外开口。
3.乳镜:牛乳房与阴门裂之间呈线状毛流的皮肤纵褶称为乳镜。用以鉴定产乳能力。
二、各种家畜乳房的数量
牛:2对、羊:1对、马:1对;猪:5-8对;狗:4-5对;兔:3-6对。
第三节 蹄
1、牛(羊)蹄:为偶蹄兽,有四个蹄,直接与地面接触的称主蹄,不与地面接触的称悬蹄。主蹄由蹄匣(角质层)和蹄真皮(肉蹄)构成。悬蹄与主蹄结构相似。
2、马蹄:为奇蹄兽,由蹄匣(角质层)和蹄真皮(肉蹄)构成。 3、猪蹄:为偶蹄,有两个主蹄和两个副蹄。 4、爪:狗、猫、兔。
第六单元 内脏概论
一、体腔
1、胸腔:位于体腔前部,为胸廓内的腔洞,由骨骼、肌肉和皮肤围成,呈圆锥形,以膈与腹腔分隔开。胸腔内有心、肺、气管、食管和血管等。
2、腹腔:位于胸腔的后方,与胸腔之间以膈为界。由部分胸壁和软腹壁共同围
10
成。腹腔内有胃、肠、胰、肾、输尿管、卵巢、输卵管和子宫(部分)等。 3、骨盆腔:以荐骨岬、髂骨和耻骨前缘组成的骨盆前口与腹腔相通。骨盆后口由尾椎、髂骨、荐结节阔韧带和坐骨弓围成。骨盆腔内有直肠、输尿管和膀胱;公畜有输精管、尿生殖道骨盆部和副性腺;母畜有子宫(后部)和阴道。 二、浆膜腔
1、浆膜:体腔内表面和位于体腔内器官的表面衬有一层光滑、透明的薄膜。分壁层(体壁)和脏层(内脏器官表面)。
2、胸膜:位于胸腔内的浆膜。腹膜:位于腹腔和骨盆腔内的浆膜。临床上的胸膜炎和腹膜炎就是胸腔或腹腔内的浆膜的发生炎症。
3 胸膜腔:胸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腹膜腔:腹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
胸膜、腹膜具有分泌作用,分泌少量稀薄的透明液体,叫浆液。在腹膜炎时,腹膜分泌增加,造成大量液体蓄积在腹膜腔内,称为腹水。胸膜、腹膜具有吸收作用,腹腔注射就是把药物注入腹膜腔内。
4、浆膜褶:网膜、系膜、韧带。例胃网膜、肠系膜、肝脾韧带。
第七单元 消化系统
第一节 口腔
口腔由唇、颊、硬腭、软腭、口腔底、舌和齿组成,是消化管的起始部位,具有采食、咀嚼、尝味、吞咽和泌筵等作用。
1.唇:牛:鼻唇镜;羊:上唇正中有“人中”;猪:鼻端形成吻突;犬、猫上唇与鼻端形成鼻镜,正中有“人中”;兔:上唇中央有一唇裂,也有鼻镜。 2.硬腭和软腭:马软腭较发达,后缘伸达会厌的基部,故口咽部和鼻咽部隔开,故马不能用口呼吸,病理下逆呕物从鼻腔流出。
3、口腔底:其前部舌尖下面有一突出物,称为舌下肉阜,为颌下腺管的开口。 4.舌:舌尖、舌体、舌根。牛、羊:舌背黏膜有五种乳头:圆锥状、丝状、菌状、轮廓和叶状乳头,后3种有味蕾。猪和犬:有5种乳头,猪舌系带有2条,猪无舌下肉阜。马、兔无圆锥状乳头;猫有丝状、菌状、轮廓乳头。 5.齿式(见P29)
6.唾液腺:主要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牛、羊、马、猪);犬、兔唾液
11
腺发达,有4对(多眶下腺)。猫的唾液腺特别发达,有5对(臼齿腺、眶下腺)。
第二节 咽
1.鼻咽部:鼻后孔(2个)→鼻腔,咽鼓管口(2个)→中耳。 2.口咽部:咽峡→口腔。
3.喉咽部;食管口→食管,喉口→喉和气管。
第三节 食管
1.为肌膜性管道,分三段。颈段:位于气管的背侧→颈后1/3向左折转→胸前口又回到气管背侧。胸段:胸前口→膈的食管裂孔。腹段:食管裂孔→贲门。
第四节 胃
胃前以贲门接食管,后端以幽门通十二指肠。分多室胃和单室胃。 一、多室胃(牛、羊)
分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无腺部)和皱胃(有腺胃,真胃)。 1.瘤胃
(1)位臵:占据腹腔左半部,其下部有小部分伸到腹腔右半部,前端与第7、8肋间隙相对,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侧面(壁面)与脾、膈和左腹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瓣胃、皱胃、肠、肝、胰相接触。
(2)外部形态:前后稍长,左右略短的椭圆形囊,占腹腔3/4。左、右纵沟,前、后沟,后背、后腹冠状沟分别将瘤胃分成背、腹囊,瘤胃前庭(前背盲囊的基部)、瘤胃隐窝(前腹盲囊的前部),后背盲囊、后腹盲囊。
(3)粘膜面:瘤胃乳头(肉柱无)和肉柱(由胃壁环形肌束集中形成) (4)入口:贲门;出口:瘤网口。 2.网胃
(1)位臵:瘤胃前下方,正中失状面上,前邻接膈,与第5、6肋间相对。创
伤性心包炎。
(2)外部形态:前后稍扁的椭圆形囊,最小。 (3)粘膜面:网格状,似蜂房,又称“蜂巢胃”。 (4)入口:瘤网口;出口:网瓣口。
(5)食管沟:位于瘤网胃壁内表面,起自贲门,沿瘤网胃右侧壁下行直达网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