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侵略(lüè liè) 搁下(liào gē) 出岔(chà pén) 吆喝(mò yāo) ....垒墙(lěi kūn) 丘陵(qiū qīu) 塌陷(xiàn xuàn) 拐弯(guǎi lìng) ...二、下列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入侵 B.碉堡 C.党员 D.妨碍 E.隐敞 .....三、对下面两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分析正确的是( ) ①黑旋风李逵的塑像高高地站在山崖之上,黑风口外,把守着通住山塞的要道。好气魄,好威武。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 ②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都强调地形险要。 B.前者强调人物本领强,后者强调地形险要。 C.都强调人物本领高强。 D.前者强调地形险要,后者强调人物本领强。 【答案】 一、lüè gē chà yāo lěi qiū xiàn guǎi 二、E 三、B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3..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课件13)课题 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 )分钟 冀中人民的聪明才智吧。 一、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出示课件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想一想 (出示课件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新课 教学 ( )分钟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生处理信息的能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第四讲地道中力。】 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板书:结构特点 地道(数量 地点 高度) 地洞(大洞 小洞 气孔)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 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 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 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迷惑洞”
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指 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孑口又险又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 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板书:火攻、水攻、毒气攻 冀中人民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
用土和沙来灭火;用吊板来挡毒气;地道和枯井暗沟连起来,使水流走;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里去。
板书:防御
(出示课件19)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进行联络的?“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设计意图:此处考查标点符号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对
一个个口传称“无线电”;用铁丝拴小铜铃称“有标点符号的掌握。】 线电”。
板书:通信联络 有线电 无线电
因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无线电,所以加引号。 (出示课件20)“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 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赞扬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3)画一画
讨论交流:根据课文提示的内容,画出地道的结构示意图。
(4)说一说
让学生做导游解说“地道”。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画出地道战的结构,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有利于
小结: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出示课件21)课文4—8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理解】 作者对地道的式样、特点作了详细介绍,讴歌了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打击敌人的无穷智慧。 2.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 追问: (出示课件22)你是怎样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这句话的? 板书:地位 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四、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播放《地道战》主题曲:《地道战》。 五、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学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伴着《地道战》的乐曲,让学生产生“曲已尽,意未终”的感觉,升华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