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2)把,化成小数。
475①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②全班集体汇报、交流。交流时,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适当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71751317.3第一种:==175% ≈=17.3%
410075100想:先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713第二种:=7÷4=1.75=175% =13÷75≈0.173=17.3%
475想:先将分数改写成除法的形式,再改写小数的形式,然后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713第三种:=1.75=175% ≈0.173=17.3%
475 想: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再改写百分数的形式。 ③比较分析,优化算法。
在这三种转化方法,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三种写法更加简便易懂。
2.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你能把0.016、
4化成百分数吗? 7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我们刚才经历了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过程,那么,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再让学生同桌交流方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时,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完成教科书第7页“课堂活动”第1题。
三人一组对口令。第一人说百分数,第二人说分数,第三人说小数。每玩三次后,
13
就互相交换角色。
2.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排列顺序的? 6.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7.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8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折纸,仔细观察折纸的平均分成的份数。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反思评价,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问题解决(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例1,练习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会正确应用这一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问题解决方法
14
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3.感受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学校在植树节举行植树活动,六年级一班植树50棵,六年级二班植树40棵。六年级一班植树的棵数比六年级二班植树的棵树多几分之几?
(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追问学生: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六年级一班植树的棵数比六年级二班植树的棵树多几分之几”是求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理解:六年级一班植树的棵数比六年级二班植树的棵树多几分之几几就是指六年级一班比六年级二班多植树的棵数是六年级二班植树棵树的几分之几。
2.小康村今年有彩色电视机360台,去年只有300台。今年彩色电视机的台数是去年彩色电视机台数的百分之几?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单位“1”。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问题比比皆是。今天,我们一起去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1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
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例1中的相关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5
问题①: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问题②:去年比今年减少了百分之几?
教师指出: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能干!我们先来解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①课件同时出示例1与复习题2。
例1与复习题2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请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画出线段图,比一比谁画好!谁画得快!
先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再与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③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指出: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求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教师追问:在这里,我们把谁看作单位“1”?
引导学生说出:把去年彩色电视机的台数看作单位“1”。
④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又怎么列式呢?
⑤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⑥全班集体汇报、交流。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适当的板书。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种: (360-300)÷300 =60÷300 =20%
第二种: 360÷300=120% 综合算式: 360÷300-100% 120%-100%=20% =120%-100% =20% ??
(3)比较分析,优化算法。
谁来说一说第一、第二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呢? 学生指出第一种、第二种的解题思路。
在这两种解题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