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沟槽内支撑
本工程土质状况一般,按上述要求进行沟槽开挖,不需使用沟槽支撑,但在开挖深度较大时,采用分台阶开挖的方式。当遇有透水情况时就要采取施工支撑的方式处理。
⑴ 支撑作业基本要求:
横撑、垫板、撑板应相互贴紧靠牢。横撑支在垂直垫板上,须在横撑端下方钉托木,在水平垫板上,横撑端应当用铁扒钉与水平垫板钉牢,且横撑端头下方也钉上托木。
横撑应尽量使用支撑调节器,以减少木材的消耗。若用方、圆木作横撑时,撑木长度比支撑未打紧之前的空间长2~5cm为宜;如果横撑稍短时,可在端头加木楔,木楔应自下向上打紧。
采用水平密撑时,若一次挖至沟底再支撑有危险,可挖至一半先行初步支撑,见底后再行倒撑。
撑板厚度一般为4~5cm,支撑应稳固可靠,支撑材料应坚实,撑木不得有劈裂或腐烂情况。
支撑的竖向间距2m,水平间距3m。 ⑵ 拆撑作业基本要求
拆撑应注意安全,认真检查槽壁有无裂缝,发现沟壁有坍塌危险,可先还土,再用导链将文撑拉出,在土质良好条件下,一般可随填土随拆撑。
采用排水井排水的沟槽,可由两座排水井的分水岭向两端延伸拆除。 多层撑的沟槽,可按自下而上的顺序逐层拆除,待下层拆撑还土之后,再拆上层支撑。
对密撑与板桩,一般可先填土至下层横撑底面,再拆下面横撑,然后还土至半槽,拆除上层横撑,再将木板或桩拨出。
一次拆除水平撑板尚感危险时,应考虑倒撑,另外用横撑将上半槽撑好之后,再将原横撑与下半槽撑板拆除;下半槽还土后,再将上半槽支撑拆除。
3、基坑内排水
基槽开挖时,槽底两侧同时做好排水边沟,并且每隔60m设一个集水井,并安放水泵抽排水。排水沟和集水井设在基础外轮廓线以外50cm,排水沟、集水井随基槽的挖深而加深,并保持基槽的干燥。
--
-- 4、土方回填
沟槽施工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即进行回填。回填前应清除沟槽内的杂物,并排出积水,清除积水扰动层后再进行回填,。
回填时应轻夯压实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
回填土采用手扶振动机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使之密实度达到95%。夯实时应从沟槽壁两侧同时开始,逐渐向墙身靠近,严禁单边夯实。
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5、基坑开挖防护措施
土方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滑坡和塌方事故。其主要预防措施有:
(1).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管道的调查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
(2).排除地表水、地下水,防止水冲刷、浸流产生滑坡或塌方。 (3).挖土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洞挖土施工。
(4).严格按照土质和深度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系数不小于1:0.67。 (5).施工区域狭窄或条件有限,不能放坡时,应采取固壁支撑措施。 (6).当施工时发现土壤有裂缝、落土或滑动现象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排除险情后再施工。
(7).拆除支撑时,应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更换支撑、支架时,应先架上新的,再拆下旧的,各种支撑方式都要设好上下阶梯,禁止踩踏支撑上下。
(8).挖掘机作业前应进行检查,确认大臂和铲斗运动范围内无障碍物及其他人员,鸣笛示警后方可作业。
(9).机械开挖土方时,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放堆、堆土,严禁逃挖,履带或轮胎应与沟槽边保持1.5m以上的距离。
(10).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1m,堆土不应遮压其他设施。
(11).人工挖槽时,两人横向距离不应小于2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3m,严禁掏挖取土。
--
-- (12).沟槽外围搭设不低于1.2m的护栏,设警示灯,并有专人巡视。 (13).对设有沟槽的支撑,拆除支撑时,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检查,并制定拆除支撑安全措施。
(14).上下沟槽必须走马道、安全梯。马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50m。 6.3.1.4电缆沟、电缆井施工 1.垫层基础施工
电缆沟垫层采用100mm厚C15砼,电缆井垫层采用100mm厚C15砼。在土方开挖完成(经验收合格),基底验槽后,便进行垫层基础施工。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首先把基底表面平整,超挖部分用灰土或砂石填平,保证底部无积水,然后用与垫层厚度相同的方木作模板,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安装的模板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直顺。垫层的宽度、厚度要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一般从一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浇筑后采用平板振捣器及时振捣,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另外混凝土垫层要设置横向伸缩缝,在每次施工前,应洒水润湿,将表面浮土清理干净。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小时左右后覆盖,并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每次浇筑混凝土时要做试块,混凝土强度试块的组数,按每一检验批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检验批浇筑的面积大于1000㎡时,每增加1000㎡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的按1000㎡计算。
2.排管施工
管道敷设前先检查管道有无损坏,管道内部须清洁无杂物,管道敷设分段时,要将管口临时封闭,以免泥浆杂物进入管道。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首先进行底层管枕下半部分的铺设,按设计要求进行等间距的布设,如设计无间距要求,一般按2m一道进行布设。再将底层管子按要求排列上,卡上底层管枕的上半部分。采用此方法进行多层叠加铺设。
管线一段铺设完毕后,按要求进行混凝土填充间隙。 3.支架安装
安装前应去除毛刺,先安装竖向角钢,再安装横向角钢。按设计要求,焊接完毕后应进行刷漆防腐处理。
4.井盖安装
--
-- 在安装前应将各个电缆井井盖底座找平,然后进行安装。 5.钢筋施工 (1)钢筋施工
钢筋进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测报告,特别要注意鉴别质保书和批号的真伪,按品种、规格、炉号分批检查,对钢材还要进行外观检查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油污、损伤等。外观检查或检测不合格的钢材不得下料施工。然后按现行国家《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及时取样送试验室检验,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连接性能不正常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及其它专项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由专业班组根据钢筋加工配料单,使用机械统一加工,分品种、型号、规格分别挂牌堆放。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分类堆放,经过半成品检查合格后,统一领料,分部位、构件,吊运至现场由人工绑扎成型入模。钢筋接头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施工规范要进行施工。
(2)钢筋加工
钢筋工应按照施工图要求、规格进行钢筋下料配置,根据钢筋长度进行调节。尽量减少浪费,钢筋下料后,进行弯曲可采用机械弯曲和手工弯曲两种。弯曲的角度应垂直,大于 ≥120度的应弯曲到位 。钢筋成型后应堆放整齐,注明钢筋的施工部位型号,不得错放,以免错拉错放。钢筋不得有油污、锈迹、污泥等。
(3)钢筋安装
钢筋加工成型后,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邦扎时,应按照施工图要求,确定钢筋的摆放顺序,不得错放,受力筋在下负筋在上,钢筋与模板间应加垫块作砼保护层。底板与上盖板钢筋应加马蹬支护,确保钢筋的高度,保证混凝土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侧壁钢筋与模板间应用钢筋支子作支撑,钢筋摆放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和预埋件应适时安放,不得遗忘。预埋件的焊接应牢靠,位置要正确,钢筋绑扎成型后,要横平竖直整齐,间距要规范,钢筋绑扎后应清除垃圾,不遗留任何物件。
6.模板施工
木工应先熟悉施工图纸,根据要求配置木料。木料进场后应检查购进的木料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按要求进行配料,在固定的木工房进行配料,一般配制定型模板比较适用,模板成型后用汽车运到施工现场。按要求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应根据模板的拆除顺序,先安装的后拆、后安装的先拆,支撑件的刚度应能承受混凝土的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