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C.教材
概念: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29
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
? 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衡量一节课的好坏除了教师教得怎么样,还有学生学得怎么样。一趟好课的标准包括: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3课程评价
涵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而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30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3.CIPP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CSE模式:CSE: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
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设计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课程理论
31
? 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过程模式 斯腾豪《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轮》 3情景模式 劳顿 “文化分析理论”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单选 简答)
1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重点)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教学的 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能力。
3.内容练习观。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