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组织教学
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5
4、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服装、活动和环境特点, 构思并表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通过欣赏作品、教师演示、探究尝试、研究讨论等形式,研究刮画纸的创作 方法,用多种刮刻方法丰富画面。刻画人们的表情、动作和环境,表现出欢乐有趣的节日场面。 教学重点:
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节日喜庆和人们庆祝的场景。 教学难点:
1、表现节日中人们的活动和表情。
2、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刮蜡画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播放《春节序曲》,学生说说这段乐曲给人什么感受,表现了什么日子。 出示课题:在快乐的节日里。
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营造气氛,引出课题,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在表达欢快情绪的形式特点。 二、交流探讨
问题1:欣赏课件,猜猜这些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欣赏课件,回答问题:1、春节: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3、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4、圣诞节:平安夜、收礼物、圣诞大餐。
感受不同国家人们过节时的快乐情绪,并了解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和背景可以表现节日特征。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跟同学说说节日的习俗。 学生思考:劳动节、植树节、儿童节、泼水节等。
问题3: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 环境、活动、表情、服饰、色彩。 三、分析探究
1、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探究体验:
(1)试试能用哪些工具在刮蜡纸上刮刻出清晰、流畅的痕迹?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刮出点、线、面吗?看谁刮出的痕迹最丰富。
(3)两幅作品对比(第一幅作品只用线条刮刻,第二幅作品运用点线面各种痕迹进行刮刻):比一比哪幅画的刮刻方法更加丰富、美观? 第一幅是水彩笔画,第二幅是刮蜡画。 学生在一张刮画纸上实践体验。
6
尝试用各种方法在刮画纸上刮画出点、线、面。
学生比较两端作品,发现第一幅作品表现手法第一,第二幅作品表现手法丰富,画面表现力更强,更有趣味。 感受刮画纸的独特魅力。
四、探究、尝试各种刮刻工具的不同表现方法。 感受不同工具刮刻出不同的点和线。
观察比较,感受运用多种刮刻手法创作的刮蜡画具有丰富的效果和趣味。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刮画方法与技巧: 1、 构图饱满。
2、 先画近景后画远景,处 理好遮挡关系。
3、 用不同的方法刮画出 点、线、面。
学生观看并提出质疑。
通过教师演示刮画方法,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解决难点。 作品欣赏
组织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刮画作品,提出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并回答问题。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创作思维。
五、创作实践 1、 布置作业:
运用刮画纸和各种工具,表现人们在节日里快乐的场景。 2、作业提示“
(1)抓住人物的活动、表情、服装和节日背景来烘托喜庆气氛。 (2)刮刻痕迹要清晰、流畅。刮刻手法、表现形式要丰富多样。
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进行艺术实践。
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六、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展示、评价作品:
1、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节日,画了哪些节日的活动? 2、哪幅作品内容最有节日气氛?
3、哪幅作品的刮刻手法、表现形式最丰富有趣?
7
第5课有趣的字母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认识字母牌的造型和图案特征,学习字母牌的装饰方法。 技能:设计制作一套新颖别致的字母牌。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字母牌的设计制作方法,并通过游戏巩固、识记单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字母牌的装饰方法。 学习难点: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风格统一、造型别致的字母牌。
教学用具准备:
课件、彩色卡纸、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导入课题
出示一副扑克牌,师:这是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扑克牌。可以做游戏、变魔术等。)这些牌我们经常接触,但经过我们精心的加工,它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对我们的学习还有帮助呢!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有趣的字母牌》,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出示一组制作好的字母牌和普通牌对比,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这两种牌的不同之处,包括色彩(鲜艳)、装饰(丰富)、内容(字母)、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等。
2.欣赏课本中的牌,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解决): 你最喜欢哪一副牌?为什么?
你知道这样一副牌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构思、裁纸、选字母、画出字母、装饰)
3.师:老师这里有两副牌,你觉得哪一副最好?为什么?
(教师出示一副完整的牌和一副有问题的牌做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的问题并回答)
4.教师总结:这些问题都在提醒我们在制作时应该注意:字母要突出,色彩搭配要合理,方便使用,同一副牌的风格要统一。
5.师:牌的外形只可以做成长方形吗?(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外形的牌。) 6.教师示范牌的制作。(提示牌的背面也可以进行装饰,但要成系列。) 7.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8.学生作业:分小组制作成套的牌,进行小组竞赛。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