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语言教案
【篇一:幼小衔接教案】
教案使用说明
这个教案只是教学参考的模版,老师们灵活掌握,训练题的具体 要求都已经写清楚了,具体教学方法老师们自由发挥。
课堂中如果很顺利,还有剩余的时间,老师们可以加一些《练习 册》中与本节课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训练题目来充实课堂,或者是加一
些听觉训练,这些是训练题,大部分可以重复使用。
课堂中老师以课堂行为规范训练和学习能力培训为主,一节课内 容可以很少,但是训练的课堂行为一定达到标准要求。每节课的举手
姿势、站姿、坐姿、眼耳追老师、听别人回答问题、如何上课、下课
等这些课堂行为都要注意。
六个静心训练,前面几个课时写的较详细一些,后面课时的静心 训练由老师安排具体使用哪一个训练方法,学生用的光盘中有一些带
有冥想词的音乐,老师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进行训练,也可以自己朗读
冥想词,播放一些背景轻音乐。卡片中的视野扩大、视觉掌握、视觉
集中训练图版,还有《练习册》最后一页的视点凝视训练,都可以作
为静心训练的一些项目。
教师用的光盘里有一些音效,老师可以作 为听觉分辨和记忆来进
行训练,先播放其中的四个音效,让学生来复述听到是什么声音,然
后逐渐的增加音效数量来进行训练。这个光盘中还有一些轻音乐,作
为老师读冥想词时的背景音乐。
每个训练项目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1、静心训练 要儿童能从下课游戏玩乐的状态迅速的进入到课堂上。
2、视觉训练 训练儿童观察各种符号,图片,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主要是以视觉记忆、视觉理解与图形分辨能力等方面来训练儿童的视
觉认知能力。
3、听觉训练 主要训练儿童听觉分辨、听觉记忆、听动协调、听觉理
解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儿童的听觉敏捷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良好的的听课效果打下能力基础。
4、学习坐姿训练 通过正确的握笔、站立、坐立、举手等学习姿势的
训练,为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关于这些行为训练主要以儿
歌的形式要儿童经常读、背达到强化的效果。
5、语言表达训练 通过训练增强儿童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组织性。 6、课堂行为训练 通过坐姿、站姿、举手姿势、握笔姿势、上课与下
课行为的训练使儿童迅速适应小学课堂,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7、作业训练 使儿童进入小学后能快速适应有作业的基本情况,预防
作业磨蹭的基本情况。包括:握笔方式的学习,作业姿势要端正、作
业前的所有准备、视觉间距、视觉广度和视觉记忆的训练以及视觉扫
描训练和听课效果检查来训练学生的作业行为,要学生有一定的作业
程序,听作业、记作业,完成作业和检察作业的流程来完成。
8、时间观念的培养 通过认识时间、体会时间、制作时间流程表,使
儿童养成珍惜时间,不磨蹭的训练效果。
9、仿画训练 要求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观察图片,合上课本对所
看到的图片进行回忆并画下来。训练儿童的视觉记忆能力。重在观察
过程的训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觉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听觉记忆能力,能够跟上老师 上课的节奏。
(2)学生能够理解听课口诀,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 按照听课口诀的要求来做。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听觉训练中能够对听到信息快速而准确的复述出来。 (2)理解听课口诀,作为心理暗示来提醒自己要认真听课。 教学过程:
现在距离上课还有一分钟,请小朋友们做好准备。 上课!(老师巡视一周,严肃一些,停顿一下)
(老师示范深呼吸:吸气的时候心里轻轻的数1、2、3、4,同
时手掌也跟着节拍从腰部缓缓的上升到胸部,呼气的时候也默默的 数1、2、3、4,同时手掌也缓缓降落到腰部,这个动作老师自己安 排采用与否)
现在把你们的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在小肚子上。开始深呼吸,
全身用力的吸气,你们的小肚子会充满空气而鼓起,屏住气息4秒, 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6秒的时间将气吐出,慢慢的吐气 不要中断。吸气就像品花香,呼气就像蚕吐丝,慢慢的做深呼吸, 不要发出声音。在做深呼吸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左手在前后移动,
而右手是不动的,你做对了吗?微微的闭上双眼,慢慢的做深呼吸, 继续做深呼吸,把你们的注意力放在老师的声音上,不要停!再来 做一遍!……(老师轻声的数数1--2—3--4—5)慢慢的睁开你们 的眼睛……小朋友们说一下现在的感觉。 说数字
比如老师说1—3—7,你们就回答1—3—7,快速的复述听到的 数字,(老师的语速是一秒一个数字,组数和位数可根据学生的情况
而定,说数字训练可以每节课都练习一下,注意学生的坐姿和举手 姿势)
第一组:14565691 4557485654161204 第二组:2563458548645871554362068
第三组:956756156915574856541620457811第四组:1457893365475125689871542589
说不同数字,老师先说一个数字,点到名的小朋友再想一个和
这个不一样的数字,下一个小朋友再来说一个和这个不一样的数字, 以此类推,只要和前面的数字不一样就可以,数字必须是十以内的, 如:1345678925461354……
上课的时候要做到眼睛和耳朵跟着老师,还有哪些要求呢,跟 着老师一起去学习《听课口诀》
(老师领读两遍,注意听学生读口诀时的声音要响亮、好听、准确, 不能出现拖音的现象)
“课前准备好,听课易入脑。眼耳追老师,能把要点找。玩具易分心, 课堂莫带入。课堂一分钟,课下十天功。别人要扰你,坚决不睬理。”
回家后把听课口诀读熟练。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课前准备好,
听课易入脑。”是什么意思?……是说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包括学 习工具和书本,只有这样听课的时候会非常容易而且记得牢。那“眼 耳追老师,能把要点找”是说上课的时候眼睛和耳朵要跟着老师,老 师说到哪你就要跟到哪,这样才会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是不是? “玩具易分心,课堂莫带入。”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是什么意
思?……是说玩具容易让我们分心,上课的时候不要带着它们。还有
“别人要扰你,坚决不踩理。”是说上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给你说话, 你们搭理他吗?不答理是不是?即使借东西都不可以。注意力要一直
集中在老师这里。咱们一起来说一说:怎么样才能上课的时候做到注
意力集中?……最后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听课口诀》
(《听课口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老师上课之前可以先要求学 生背诵一遍,如果有学生违反了某个要求就要他背诵相对应的句子。)
咱们来玩“1234”的游戏。听到1的时候,把背挺直,双手放在
身体两侧,眼睛目视前方。听到2的时候,举左手。听到3的时候举
右手。听到4的时候,两手叠加放在桌面上。做好准备,游戏开始了:
1234211342143124324124124。这个姿势最漂亮,希望小朋友们上课
的时候要保持好这个姿势,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小朋友们回家后,把听课口诀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然后 讲一讲“课堂一分钟,课下十天功。”是什么意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听觉记忆能力,学会对听到的信息 进行识记的能力。
【篇二:幼小衔接语 文公开课教案】
幼小衔接语文教案
教学课题:学习单韵母a、o、e
教学内容:1、学习单韵母a、o、e读法以及书写 2、学习声调拼读 3、拓展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单韵母a、o、e读法以及书写 教学难点:单韵母a、o、e读法书写 教学目标:1、教授坐姿、握笔姿势
2、拼音(a、o、e)的读法、写法以及拼音基本笔画的认识; 3、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铅笔、拼音本、圆粘贴、卡片剪出的a、o、e,以及妙趣练字
馆纠正姿势用的0、1、2、3、4、5的数字图。 板书设计:a、o、e的规范书写
教学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孩子已经学习过,本节课规范孩子的坐姿和
握姿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业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好!老师姓*,以后你们就叫我*老师。小朋友知道孙悟空吗?小朋友能说出孙悟空有哪些本领吗?(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火眼金睛)好!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老师来之前听说小朋友们也有很多本领,认识很多汉字、会写很汉字、会算数学题,有的小朋友还会讲英语…..从今天开始,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些新的本领,在教新本领之前需要小朋友先写一个字给老师看看。
一:课堂调整
1、纠正坐姿
刚才看到小朋友们的写字姿势了老师发现小朋友坐的姿势还需要调整,我们和数字来比比,看数字是怎么坐的,请小朋友放下铅笔大眼睛看老师这里:0、1、2、3、4、5,(非常好,小朋友都认识他们)小朋友看看这几个数字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解释:5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4双脚平铺于地面与肩等宽小腿自然垂直,3腰挺直2头中正,目视前方,1双手放于桌面,0露出微笑) 2、握笔姿势的纠正 二:新授
1、拼音(a、o、e)的读法
利用拼音卡片,小朋友看第一张卡片上的字母是(a),字母下面还配有字母儿歌,跟老师一起来说一遍,张大嘴巴啊啊啊,打开口腔全靠它…小朋友注意发a时,嘴自然张大,舌放平,舌面中部微隆,声带颤动。
看第二张卡片是(o),o公鸡唱歌喔喔喔…跟老师一起读一遍,o,o,o小朋友注意发o时嘴巴拢圆,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第三张卡片小朋友猜猜会学习哪个字母(e),非常棒!白鹅下河鹅鹅鹅…注意发e时嘴半开嘴角向两边展成扁形舌尖向后缩舌根稍微抬高。
集体练习: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刚才的三个字母:(a o e),儿歌是不是也记得,张大嘴巴啊啊啊,打开口腔全靠它;公鸡唱歌喔喔喔;白鹅下河鹅鹅鹅
单独练习:老师找几位小朋友起来把三个字母读一遍,比比谁读的最好…..
2、四线三格的认识
老师想问问,小朋友知不 知道他们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呀?(画出样子来,然后告诉孩子),看看它们的房子:四线三格。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一共有几条线?(4条),我们一起看看都是有那几个格子组成的,上格、中格、下格。(老师强调)
3、拼音(a、o、e)的书写
教师示范: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个字母a、o、e如何读,也知道了它们的房子是(四线三格),现在我们就可以让字母住到房子里面了,先看老师怎么在四线三格里怎么写的?示范写a…..
练习:现在小朋友拿起铅笔准备写a(指导完让孩子写,过程中注意纠正孩子姿势及书写是否规范)铅笔放下,速度最快的是哪位小朋友……
教师示范:示范写o,边写边提醒:小朋友,注意要把写得圆一些,上下顶满格。小朋友拿起铅笔,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教师示范:写e,边写边提醒:先写横再写左半圆,注意不要停顿,一笔写完。拿起铅笔,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4、学习声调拼读
字母写完了,但是还有一个小任务,需要给字母加上声调。(示范加拼音的声调的写法,他们就象四顶小红帽一定要把他戴端正,千万别戴歪了。)加完声调后,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集体练习—单独练习)……注意读的时候一声平 二声扬 三声拐弯 四声降 三、课堂练习
拓展思维:小朋友读的都非常好,休息一下嗓子,动动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6页的题目按a、o、e的声调顺序连一连…… 四、家庭作业
1、语文上册第第5页的作业完成
2、和家长交流,结合孩子的表现,强调规范,养成习惯的教育 五:结束语
今天小朋友表现得都很棒,学会了正确的坐的姿势,还有握笔姿势,也会了拼音宝宝的
写法,并且认识了a、o、e的小房子。小朋友真厉害,表扬一下自己吧!
小朋友学了这么多本领,一定累了吧!下面老师教你们一个手指操的游戏,好不好。 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孔雀呀; 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花蝴蝶呀; 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大香蕉呀; 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教学课题:1—3的认识和加减 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 2、1—3数字加减计算
教学重点:数字认识和计算
教学难点:1—3数字加减计算
教学目标:1、100%孩子掌握1——3数字的规范书写 2、100%的孩子掌握1——3的加减计算 教学准备:奖品、铅笔、点名册、 板书设计:提前在黑板上画四线田格
教学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字1、2、3的认识和书写以及计算,孩子在书写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计算全部掌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好!(老师好!)看老师今天带来的奖品漂亮吗?(漂亮),这些奖品都是奖给课上认真听讲的小朋友,拿出数学课本上册,我们准备上课…… 二、新授
1、数字1—3认识:
集体练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卡片上的数字1、2、3…….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
单独提问:老师找几位小朋友起来问答,比比谁反映的最快……
【篇三: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 我要上小学了
进入大班后,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幼小衔接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了解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辩论会”便是其中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对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规则意识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促使每个幼儿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辩论中倾听同伴的观点,接受同伴的观点.最后形成与入小学相关的认知经验。 目标:
1.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萌发上小学的愿望。
2.在辩论中能积极专注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准备:
1.幼儿事先已有讨论的经验。
2.教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初步了解。
3.有关辩论的简单标志(如正方、反方标志)及奖牌。 过程:
1.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引出辩论的话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能力选择辩论题展开辩论)。
2.教师简单介绍辩论规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辩方,确定自己的立场。
3.幼儿分组。教师出示正方、反方的标志,并引导幼儿稍作准备。 4.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予以指导。 (1)教师参与较弱的一方,营造辩论的氛围。 (2)引导幼儿围绕辩论题表达观点。
(3)及时捕捉好的观点,引导幼儿继续辩论。 (4)指导幼儿遵守辩论规则。
5.交流小结辩论会的情况,并评选“金牌辩手”。 附:
辩论题一:上小学后能不能带玩具
(分析:孩子上了小学后,发现带玩具成了问题,但有些孩子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变化。因此教师希望通过辩论使孩子们关注这个问题.形成共识:上小学后可以带一些体育玩具,但是不能带其他玩具,并愿意在未来的小学生活中遵守这一规则。) 辩论题二:上小学后;上课时能不能随意喝水、小便
(分析:对孩子来说,上小学最大的困难也许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的作息时间有了较大的变化。幼儿园较为自由、松散,小学较为严格、有规律,这一变化很可能使孩子感到不适应。通过辩论,孩子可对小学的作息时间安排有更明确的了解。以便将来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并形成这样的观点:上课尽量不要随意喝水或去小便,那样做会影响教师和同学们上课,应在课间十分钟做好这些课前准备工作。) 辩论题三: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先做什么
(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及计划能力是孩子进入小学后必备的一种能力。选择这个辩论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放学后的时间,并形成这样的观点:上小学后,放学回家可以稍作休息或做一些个人需要的事情,之后应尽快完成作业,不能只顾着玩,将作业留在最后完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