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核心制度汇编 【医院管理核心制度汇编】 医院重点病人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为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措施、规范医疗安全管理,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重点病人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一、重点病人风险分级
A级:危重、疑难、疗效不佳、入院后发生并发症,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术后病情尚未稳定,应用新技术、新疗法的病人。存在医疗纠纷或纠纷隐患的病人,有医疗缺陷造成不良后果的病人,同一部位2年内再次手术的病人,医疗费用超过5万的病人,科室认为其他有必要上报的病人。
B级:涉及司法案件、劳动纠纷、精神异常或有自杀倾向的病人。有特殊社会背景的病人。
C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1人以上死亡或5人以上伤亡)及传染病(甲类、SARS、禽流感、AIDS)病人。
二、措施
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三级管理网络,即科室、职能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明确职责,分层分级管理。 ①各临床科室在早交班时间确定每日的重点病人,及时评估危重病人的医疗风险等级,并分类上报,特殊情况随时报告。重点病人的经管医生为责任报告人,报告内容包括病人的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目前的诊断和主要
第 1 页 共 3 页
医院管理核心制度汇编 问题。
②科主任、护士长应掌握重点病人的诊疗护理方案及效果,督促、检查各级医护人员对重点病人各项诊疗护理措施的落实并及时调整。
③医务科、护理部实时审核全院各科重点病人情况,及时沟通、处理并向各分管领导汇报情况。夜间、双休或节假日期间,由医院总值班负责处置。
④A级病人要在醒目位置标示明显的预警提示,各班医护人员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⑤经管医师除常规查房外,对A类病人上、下午至少各增加一次巡视;值班医师对A类病人应做重点巡视与观察,发现重要的或处理棘手的问题应立即向经管医师报告,并同时报告科主任;重点病人要求床边交接。
⑥重点病人入院72小时内未确诊的应组织科内讨论,仍不能确诊的及时组织院级会诊;病情危重且不稳定的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和院级会诊;遇处理有难度或需他科协同诊疗的病人,应尽早邀请会诊或转科。
⑦经管医生应根据病情提出合理的护理级别和要求。 ⑧医护人员应及时掌握重点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状况和需要,并及时 进行有效沟通,在符合医疗原则的前提下,突出差异性服务的工作,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⑨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要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
第 2 页 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