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特训9 第6题 电化学
1.(2019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末)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苯酚(C6H6O)为燃料,同时消除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正极
B.左池电极反应式为C6H6O+11H2O-28e
-
6CO2↑+28H
+
C.若右池产生0.672 L气体(标况下),则转移电子0.15 mol
D.左池消耗的苯酚与右池消耗的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5
2.(2019陕西宝鸡中学高考化学一模)最近报道的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如下。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盐桥中K向X极移动 C.电子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
+
D.Y极发生的反应式为2N +10e+12H
-
-+
N2↑+6H2O,周围溶液pH增大
1
3.(2019山东潍坊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离子交换膜Ⅰ、Ⅱ分别是氯离子交换膜和钠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为该电池的负极,离子交换膜Ⅰ是钠离子交换膜 B.a电极附近溶液的氯离子浓度增大,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24e+7H2OD.中间室中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4.(2019河南开封一模)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6CO2↑+24H
+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
-
Li
+
B.放电时,电子通过电解质从Li流向Fe2O3 C.充电时,Fe作阳极,电池逐渐摆脱磁铁吸引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3Li2O-6e
-
Fe2O3+6Li
+
2
5.(2019广东深圳高三调研)下图为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可实现盐溶液的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电时,a为电源正极
B.充电时,Cl向Bi电极移动,Na向NaTi2(PO4)3电极移动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iOCl+2H+3e
+
+
--+
Bi+Cl+H2O
-
D.充电时,新增入电极中的离子:n(Na)∶n(Cl)=1∶3
6.(2019山西五地高三期末)以纯碱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法可制备小苏打,原理装置图如下:
-
上述装置工作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由乙池穿过交换膜进入甲池
+
B.甲池电极反应为4C +2H2O-4e
-
-
4HC +O2↑
-
C.乙池电极接电源正极,气体X为H2 D.NaOH溶液Y比NaOH溶液Z的浓度小
7.(2019福建福州高三质量检测)乙醛酸(HOOC—CH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乙二酸(HOOC—COOH)电还原法合成乙醛酸的基础上,化学工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双极室成对电解法装置模型及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3
A.该离子交换膜应选择阳离子交换膜
B.HCl是制取乙醛酸反应的催化剂,并起导电作用
C.该方法的总反应为OHC—CHO+HOOC—COOH2HOOC—CHO
D.乙二醛、乙二酸分别在阴、阳电极表面放电,故称为双极室成对电解法
8.(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调研)国内某科技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Li电池体系,该体系正极采用含有I、Li的水溶液,负极采用固体有机聚合物,电解质溶液采用LiNO3溶液,聚合物离子交换膜作为隔膜将液态正极和固态负极分隔开(原理示意图如下)。已知I+I2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
,则下
-
A.图甲是原电池工作原理图,图乙是电池充电原理图 B.放电时,正极液态电解质溶液的颜色变浅 C.充电时,Li从右向左通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9.(2019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高三期中)下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