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 ****—****
引 言
为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满足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的汇交、更新、维护等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III
TD/T ****—****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更新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200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1017-200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 国土资源部 土地调查更新技术规程(试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 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1999 3.8要素] 3.2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3
层 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3.4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空间要素对象(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1
TD/T ****—**** 3.5
土地利用 land use
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 [GB/T 19231-2003 4.1.1 土地利用]。 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用x,y(或x, y, 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18 矢量数据]。 3.7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按照栅格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片数据 [GB/T 16820-1997 5.19 栅格数据]。 3.8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图形数据]。 3.9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属性数据]。 3.10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2003 3.3 元数据]。 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4.1 数据库更新内容
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库更新是指两个时点对比参与变化的要素所产生的数据变化更新,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流向和流量、土地权属和界线的变更、土地属性和图形的变化等内容。两个时点之间的数据变更过程视作为长事务。 4.2 数据库更新基本单元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基本单元定义为:两个时点之间的要素对象叠加所形成的最小面对象和被其分割或包含或和其相交的线对象、点对象的集合。基本单元中任一对象发生变化,视为基本单元发生变化。
4.3 增量数据库
土地调查更新增量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两个文件组成,采用VCT格式进行交换,反映了两个时点之间对比要素对象的变化及其相关对象的集合。若更新数据包不包含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则表示具有更新过程属性表的空间对象未发生变化。在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中,具有相同对象标识码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对同一空间对象的描述,空间对象的标识码在同一文件中必须唯一。 4.4 数据单位
在土地调查更新数据库中,除特别声明外,数据单位规定如下: (1)长度单位:米。 (2)面积单位:平方米。 4.5 更新要素分类与编码
2
相关推荐: